天安字典

《谢村》

时间: 2025-07-31 15:53:41

诗句

暮役朝行此可停,临平山色入船青。

烟窰惨淡多逃户,泥井虚圆有废亭。

贫衲施茶营屋小,老渔曝网绕篱腥。

客怀久困飘萧里,风撼枯桐不可听。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15:53:41

原文展示:

谢村
作者:董嗣杲 〔宋代〕

暮役朝行此可停,
临平山色入船青。
烟窰惨淡多逃户,
泥井虚圆有废亭。
贫衲施茶营屋小,
老渔曝网绕篱腥。
客怀久困飘萧里,
风撼枯桐不可听。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村庄的萧条景象。夕阳西下,白天的劳作刚刚结束,这里可以稍作停留。临近的平山映入船中,显得一片青翠。村庄的烟囱黯淡无光,许多房屋已无人居住。泥泞的井口空荡荡的,周围只有废弃的亭子。贫穷的和尚在小屋里施茶,老渔夫在篱笆旁晒网,散发着腥味。旅客在这个孤寂的地方长久困扰,风摇曳着枯萎的桐树,发出的声音无法听清。

注释:

  • 暮役:指傍晚的工作。
  • 临平:指靠近平山。
  • 烟窰:指烟囱,通常与炊烟有关。
  • 逃户:指逃离的住户,表示村庄荒凉。
  • 泥井:指土井,井口被泥土覆盖,无法使用。
  • 贫衲:指贫穷的和尚,衲是指僧衣。
  • 曝网:指将渔网晒干。
  • 萧里:萧瑟的地方,形容环境的冷清。
  • 不可听:形容声音微弱,难以听见。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贫困和荒凉的村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艰辛与不易,或许暗示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董嗣杲,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多描绘自然与社会景象,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一个社会动荡,许多地方开始衰退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谢村的景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困境和人们的无奈。

诗歌鉴赏:

董嗣杲的《谢村》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一个萧条村庄的景象。诗的开头便以“暮役朝行”引入,既展现出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也暗示了生活的艰辛与不易。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通过“临平山色入船青”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但随即“烟窰惨淡多逃户”却再度将读者带回现实,村庄的荒凉与人烟稀少形成鲜明对比。

“泥井虚圆有废亭”的描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荒凉的感觉。诗中提到的“贫衲施茶营屋小”,以及“老渔曝网绕篱腥”,展现了村庄中人们的生活状态,生活虽然简单却充满了贫困的气息。最后两句“客怀久困飘萧里,风撼枯桐不可听”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旅客在这种环境中倍感压抑,枯桐的摇曳声也是一种无声的哀叹。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细腻的描写,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展现得淋漓尽致,既有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也有对生活困境的深刻反思,情感真挚而深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暮役朝行此可停:描绘了一天的劳作结束,旅人在此停留的情景。
  2. 临平山色入船青:船只上的景色映衬着临近的青山,展现自然之美。
  3. 烟窰惨淡多逃户:村庄的烟囱暗淡无光,许多房屋已无人居住,显示村庄的荒凉。
  4. 泥井虚圆有废亭:泥井空虚,周围只有废弃的亭子,描绘了村庄的衰败。
  5. 贫衲施茶营屋小:贫穷的和尚在小屋里施茶,展现了简单的生活。
  6. 老渔曝网绕篱腥:老渔夫在篱笆旁晒网,腥味弥漫,生动描绘乡村生活。
  7. 客怀久困飘萧里:旅客在这种环境中感到孤独与困扰,内心的情感流露。
  8. 风撼枯桐不可听:风摇曳着枯桐,声音微弱,传达出一种无声的哀伤。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对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对比主要体现在自然景色与村庄荒凉之间的鲜明对比;拟人则体现在“风撼枯桐”的描写中,赋予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一个贫穷凋敝的村庄,表达了对生活困境的深刻反思,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思考及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平山:象征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 烟窰:象征人们的生活,但因荒废而显得惨淡。
  • 泥井:象征生活的困境,无法满足基本需求。
  • 枯桐:象征孤独与衰退,联系到人的情感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述的是什么样的村庄?

    • A. 繁华热闹
    • B. 贫穷荒凉
    • C. 美丽富饶
    • D. 现代化
  2. 诗人用“风撼枯桐”来表达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孤独和无奈
    • C. 兴奋
    • D. 愤怒
  3. “泥井虚圆有废亭”中“废亭”指的是什么?

    • A. 全新的亭子
    • B. 荒废的亭子
    • C. 美丽的亭子
    • D. 充满人气的亭子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吟咏孤独与思乡之情。
  • 《村居》高鼎:描绘田园风光与乡村生活的美好。

诗词对比

  • 董嗣杲的《谢村》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描绘了战争与困苦对生活的影响,但《谢村》更专注于乡村的荒凉,而《春望》则更体现了对国家的忧虑。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曲鉴赏与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鹧鸪天 露台夜坐,和息厂韵 鹧鸪天 鹧鸪天 赠北河沿柳 鹧鸪天 其十四 鹧鸪天 鹧鸪天 饮稠酒处张佛千云曾陪刘禺老流连甚久,因写此词寄禺生渝州 鹧鸪天 其五 鹧鸪天 巢湖雅集,分韵得“君”,即以赠乐乐 鹧鸪天 其一 鹧鸪天四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朝闻道,夕死可矣 碎妆 护商 竹字头的字 英茂 讲文张字 龝字旁的字 卝字旁的字 韋字旁的字 依然故物 珠开头的成语 减脚鹅 崇本抑末 包含纷的成语 韦字旁的字 拔山超海 投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