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7 15:56: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15:56:31
庐山杂兴二首
作者:董嗣杲
新桥迤逦去,胜迹遗仙佛。
想像名胜游,题字尚仿佛。
失笑我仆痡,偃息松郁郁。
绝景借云掩,野香趁风拂。
看山意自消,令人厌簪绂。
随意幽行清,无缘逢俗物。
新修的桥延伸向远方,留下的胜迹有仙人和佛的传说。
想象着名胜的游览,所题的字迹依然模糊。
我失笑于我的仆人懒散,靠在郁郁葱葱的松树下休息。
绝美的景色被云彩遮掩,野香伴随着风轻拂。
看山的意趣自然消散,让人厌倦那些繁华的权贵。
我随意在清幽的地方行走,无缘遇见那些世俗的物品。
诗中提到的“仙佛”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对自然与超自然的崇拜,庐山作为名胜古迹,自古就被文人墨客所追寻,常与道教、佛教相联系,象征着人们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作者介绍:董嗣杲,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以自然山水诗著称,作品多表现对大自然的热爱及对世俗生活的淡泊。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庐山,表达了作者在自然中游历的感受。庐山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的聚集地,诗人在此感受到自然的清幽与世俗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
《庐山杂兴二首》通过描绘庐山的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诗中新桥的修建象征着人们与自然之间的联系,而胜迹则引发了对历史的追忆。诗人想象着名胜游览,字迹仿佛,表现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在描绘仆人懒散的画面时,诗人以轻松幽默的笔触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松树的郁郁葱葱与绝景被云掩的意象,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深邃与美丽。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繁华世俗的厌倦,随意的幽行清新自然,体现了他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整首诗在意象上交织着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的超越与思考,具有深刻的哲理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胜迹”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世俗繁华的态度是?
“随意幽行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