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4:11: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4:11:27
题赵孟庄
作者:杨巨源(唐代)
管鲍化为尘,交友存如线。
升堂俱自媚,得路难相见。
懿君敦三益,颓俗期一变。
心同袭芝兰,气合回霜霰。
石门云卧久,玉洞花寻遍。
王濬爱旌旗,梁竦劳州县。
烟鸿秋更远,天马寒愈健。
愿事郭先生,青囊书几卷。
朋友如同管鲍的情谊,经过时间的洗礼变得微不足道;交情如同细线,虽细却坚韧。
升堂入室时大家都在互相迎合,得到仕途的人却难以再相见。
贤良的君主提倡三种益处,期盼沉沦的风俗能够有所改变。
心灵相通如同香草兰花,气质相合如同霜雪回旋。
在石门山上云雾缭绕久远,玉洞之中花儿遍寻无果。
王濬喜爱旌旗,梁竦辛勤劳作于州县。
烟鸥在秋天更显得遥远,天马在寒冬更显得强健。
希望能够侍奉郭先生,求得几卷青囊书。
作者介绍:杨巨源,唐代诗人,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反映了诗人对交友、社会风气的思考,体现了对志同道合之人的向往。
《题赵孟庄》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开篇以“管鲍化为尘”引入,借古人情谊来映衬当下友情的微薄,表达了对真挚友情的怀念与渴望。接着,诗人提到升堂入室后的迎合与疏离,暗示了世俗社会的冷漠与关系的复杂。
“懿君敦三益,颓俗期一变”表达了对贤良君主的期待,渴望通过德行改变社会风气,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憧憬。接下来的意象如“心同袭芝兰,气合回霜霰”,将友情比作香草兰花,展现出其高洁与芬芳,气质的契合则如同霜雪的缠绵,意境深远。
诗的最后部分通过描绘王濬与梁竦等历史人物,结合“烟鸿”和“天马”,传达了对历史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期望,寓意着对忠诚与理想的坚持。全诗情感真挚,意蕴深厚,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社会的关切,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真挚友情的渴望,对社会风气的反思,以及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管鲍化为尘中的“管鲍”指的是:
A. 一种草药
B. 朋友的深厚情谊
C. 一种食物
诗中“懿君敦三益”意指:
A. 君主推崇仁义礼
B. 君主爱好权力
C. 君主不理政事
诗中提到的“青囊书”象征:
A. 财富
B. 智慧与修行
C. 社会地位
《赠友人》与《题赵孟庄》在友情的表达上有相似之处,前者多了几分直接与温情,后者则通过历史人物与意象的描绘,展现了更深的思考与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