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01:04: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1:04:13
浴日亭
弥明道士罗浮来,
夜半重登浴日台。
山月影随藤杖去,
菊花香伴酒杯开。
鲤鱼风落南溟小,
铁狗云深北岭嵬。
莫谓韩苏人已远,
手碑犹自未封苔。
这首诗表达了一位道士在夜里重返浴日亭的情景。明亮的月光照耀着他,伴随着他的藤杖缓缓离去。亭中菊花的香气伴随着酒杯的盛开。鲤鱼在风中游动,南海的波澜虽小,却依旧显得动人;而铁犬在深云之中,北岭却显得巍峨。不要以为韩愈和苏轼这些人已经远去,他们的手书碑刻仍然没有被苔藓覆盖。
作者介绍
彭遇,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多体现出道家思想与自然的和谐,追求隐逸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作者隐居于自然、修道求真之际,表达对道教文化的向往,以及对古代文人风范的怀念。
《浴日亭》展示了诗人对道教文化的钦佩与对自然的热爱。诗中夜深人静,月光如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氛围。道士的出现,不仅是对自然的亲近,也是对内心修行的追求。诗中提到的“菊花香”与“酒杯开”,更是引发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通过对鲤鱼、铁狗的描绘,诗人巧妙地运用景物象征,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结尾提到的韩愈和苏轼,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延续,传达出一种对古人智慧的敬仰。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同时也表达了对古人智慧的尊重与追求,传递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道士”是指谁?
A. 道教徒
B. 高僧
C. 诗人自己
D. 无法确定
“山月影随藤杖去”中的“藤杖”象征什么?
A. 道士的身份
B. 风的力量
C. 诗人的孤独
D. 酒的香气
诗中提到的韩愈和苏轼代表什么?
A. 古代文人的智慧
B. 道教的影响
C. 诗人的朋友
D. 自然的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