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登大别眺望》

时间: 2025-04-27 13:22:41

诗句

人争汉口渡,日落阳台坂。

鼓吹隔岸闻,楼观排云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22:41

诗词名称: 登大别眺望

作者: 潘大临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人争汉口渡,日落阳台坂。
鼓吹隔岸闻,楼观排云见。

白话文翻译:

人们争相在汉口渡口渡过河,夕阳西下,映照着阳台上的坡道。
远处的岸边,鼓声和乐声传来,楼阁高耸,直插云霄。

注释:

字词注释:

  • 人争:人们争相。
  • 汉口:指汉江的渡口,历史上是重要的水路交通枢纽。
  • 阳台坂:阳台上的坡道,意指日落时的美景。
  • 鼓吹:古代乐器,鼓声和乐声。
  • 隔岸:指对岸,表示距离。
  • 楼观:指高楼和观景台。

典故解析: 该诗描写的汉口渡口是古代重要的商贸交通中心,常常出现繁忙的渡船与热闹的人群,体现了大别山地区的风土人情和自然景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潘大临是宋代的一位诗人,其作品多描写山水风景,具有较强的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结合,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当时社会经济繁荣,交通便利,诗人通过描写汉口的繁忙与自然景色的变化,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美的赞美。

诗歌鉴赏:

《登大别眺望》通过对汉口渡口的描写,展现了丰饶的自然景观与人们的生活气息。诗的前两句“人争汉口渡,日落阳台坂”描绘了日落时分,渡口的热闹景象,此时的阳光洒在坡道上,形成了独特的视觉效果,令人心生向往。而后两句“鼓吹隔岸闻,楼观排云见”则通过声音与视觉的结合,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远处的热闹与楼阁的雄伟,产生强烈的空间感。整体上,诗意清新,情感真挚,既有对人们生活的刻画,又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展现了和谐美好的生活画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人争汉口渡:描绘出渡口的人流如织,热闹非凡,体现出繁荣的景象。
  • 日落阳台坂:夕阳西下,光影洒在坡道上,营造出温馨的氛围。
  • 鼓吹隔岸闻:远处的音乐声传来,增添了诗的动感。
  • 楼观排云见:高楼与云层相接,展现出壮丽的景象,给人以无限遐想。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人争”与“日落”的对比,形成了生动的画面。
  • 意象描写:通过光与影、声与形的结合,营造出丰富的意象,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汉口渡口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与人文环境的热爱,反映了宋代人们生活的繁忙与美好,传达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汉口:象征着繁忙与交通。
  • 夕阳:代表着美好而短暂的瞬间。
  • 楼观:象征着人类的创造与自然的融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人争汉口渡”是什么意思? A. 人们在渡口争吵
    B. 人们争相渡河
    C. 人们在渡口休息

  2. “日落阳台坂”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A. 清晨的阳光
    B. 傍晚的景象
    C. 正午的阳光

  3. 诗中提到的“鼓吹”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人的声音
    C. 风的声音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滕王阁序》 - 王勃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登高》同样描写了壮丽的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慨,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伤。
  • 王勃的《滕王阁序》则通过描述壮丽的楼阁与自然景观,表现出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人生的哲理。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玉烛新 汉中农家掘土,得北宋铁钱 玉烛新 寄俞鲁用 玉烛新 送宗礼大尹 玉烛新 送周大尹 玉烛新 南天烛 玉烛新 咏茉莉,用周美成韵 玉烛新 上元狱中寄忆 玉烛新 富庄驿旅怀 玉烛新•读茀庵填词,寄王德威 阳春馆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克的成语 力不从愿 宝塔 泽虞 幽蹊 自顾不暇 悔不当初 丿字旁的字 调和阴阳 现世现报 妖由人兴 幾字旁的字 鼻字旁的字 亠字旁的字 鬲字旁的字 勒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沉声静气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