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戏题秋月》

时间: 2025-07-12 13:34:37

诗句

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天涯静寂寥。

近来数夜飞霜重,只畏娑婆树叶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13:34:37

原文展示:

戏题秋月
戎昱 〔唐代〕
秋宵月色胜春宵,
万里天涯静寂寥。
近来数夜飞霜重,
只畏娑婆树叶凋。

白话文翻译:

在秋天的夜晚,月光比春天的夜晚更加明亮,
千里之外,四周显得无比宁静和孤寂。
最近几夜,寒霜频繁降临,
我只害怕那娑婆树的叶子会凋落。

注释:

  • 秋宵:秋天的夜晚。
  • 月色:月光的颜色,形容夜晚的美丽。
  • :胜过,更加。
  • 万里天涯:形容遥远的地方。
  • 静寂寥:非常安静,孤寂的样子。
  • 飞霜重:寒霜频繁降临,天气转冷。
  • 娑婆树:特指某种树木,这里象征着生命的脆弱。

典故解析:

娑婆树在佛教中常被用作象征生命的无常,暗示着自然的变化和生命的易逝。诗中提及的“飞霜”与“树叶凋”暗示着秋冬之交的生命轮回,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短暂和自然规律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戎昱,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常以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态见长。其作品多反映出个人情感与自然的交融。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秋季,正值天寒地冻之际,诗人通过描写秋夜的明月和寒霜,表达了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及对生命无常的思考。

诗歌鉴赏:

《戏题秋月》以简单而深刻的笔调描绘了秋夜的月色与大自然的变化,展现了诗人对宁静之美的感受与思考。诗的前两句描绘了秋天夜晚的静谧与明亮,给人一种清幽的意境,仿佛能感受到那份宁静所带来的深邃感。而后两句则转向对自然变化的感慨,尤其是“飞霜重”的描写,无形中传达出一种寒意,似乎预示着生命的脆弱与无常。诗人在享受自然美的同时,也流露出对生命流逝的隐忧,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秋宵月色胜春宵”:秋天的夜晚,月光更胜于春天的夜晚,暗示秋夜的独特魅力。
    • “万里天涯静寂寥”:即使远隔千里,秋夜的安静使人感到孤寂。
    • “近来数夜飞霜重”:最近几夜频繁降霜,天气变得寒冷。
    • “只畏娑婆树叶凋”:担心娑婆树的叶子会因寒霜而凋落,象征着生命的脆弱。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秋宵和春宵进行比较,形象生动。
    • 拟人:通过“飞霜重”描绘寒霜的特性,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秋夜美景的赞美,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哲学反思。

意象分析:

  • 月色:象征宁静与美好,代表着诗人内心的平和。
  • 飞霜:象征着时光的流逝,提醒生命的短暂。
  • 娑婆树:象征生命的脆弱与无常,暗示自然法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秋宵月色胜春宵”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悲伤
    B. 赞美
    C. 怀念
    答案:B

  2. “飞霜重”所表现的意境是什么? A. 温暖
    B. 寒冷
    C. 春暖花开
    答案:B

  3. “娑婆树叶凋”象征着什么? A. 生命的繁荣
    B. 生命的脆弱
    C. 大自然的美丽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以月亮为主题,但更多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与豪情。
  • 杜甫《月夜忆舍弟》:表达了对兄弟的思念,情感更加沉重,展现了不同的人生境遇。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 《诗经与古诗词的比较研究》

相关查询

饮酒三首 其三 次韵季共月夜见怀竹坡用子绍韵 其二 次韵子容池亭晚思二首 其二 琼师苍筤轩 次韵伯尹晚游松林寺 次韵具茨老人观腊月十五日按兵 同仲共兄弟访赵行可行可置酒二首 其一 夜雨再用都倅韵 次韵次卿林下行歌十首 其七 谒金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私字儿的字 舌字旁的字 纳吉 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细火 爻字旁的字 逆人 頁字旁的字 相逢狭路 隐忍不言 羊绒衫 彐字旁的字 作困兽斗 装腔做势 流兵 一无所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