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7 16:21: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16:21:43
修茂堂中九日杯,今年无复寿兄来。
把萸空感同看会,插菊难教一笑开。
不使犬鸡当厄去,却闻鸿雁送声哀。
浮生忽忽何须感,荒草牛山戏马台。
在修茂堂里庆祝重阳节的酒杯,今年却没有寿兄的身影。
手捧着菊花,空自感慨,插菊却难以让人欢笑。
不让狗和鸡遭遇厄运,却听到鸿雁哀鸣的声音。
浮生匆匆,何必感伤,荒草中的牛山与戏马台。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著,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以诗词见长,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重阳节,诗人在这一传统节日中感慨身边的变化与人生的无常。诗中表现了对逝去时光的惋惜和对人生的思考。
《壬午九日有感》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诗作。诗人在重阳节这个传统的节日中,面对空荡荡的庆祝场合,感慨万千。全诗通过对比与象征,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孤独。开篇提到的“今年无复寿兄来”,暗示了亲友的缺失,增添了节日的凄凉感。
“把萸空感同看会,插菊难教一笑开”表现了节日的欢乐与个人的失落之间的巨大反差,尽管手中有菊,心中却无欢笑,传递出深刻的孤独感。后半部分“不使犬鸡当厄去,却闻鸿雁送声哀”更是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传达出对生活的无奈与感伤。最后一句“浮生忽忽何须感”则升华了全诗的主题,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豁达态度,似乎在告诉人们,生命的浮沉不必过于忧伤。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及对亲友缺失的怀念,体现了宋代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探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缺失的惋惜,以及对生活的哲学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主要节日是哪个?
诗人对“寿兄”的情感是怎样的?
诗中提到的“鸿雁”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