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27: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27:42
次韵吴竹修庆余免役
作者: 陈著 〔宋代〕
大道荆榛万径斜,中閒役事最堪嗟。
私心自分齐编户,公法仍条存宦家。
免把血躯供刻木,尚存醒眼傲空花。
要知天理无穷处,风雪严时春有涯。
在广阔的道路上荆棘丛生,曲折的小路交错而行,令人感慨的是中间的劳役最令人叹息。
私心自私地划分户籍,公法仍然使得宦官之家存有条规。
不再用我的血肉之躯去供奉那些刻木的事情,仍然留有清醒的眼神傲视空中的花朵。
要知道天理是无穷无尽的,而严酷的风雪中,春天却是有限的。
作者介绍:
陈著,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诗歌见长,作品多反映社会现象,关注民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社会动荡的时期,反映了对繁琐公事和个人苦楚的深刻理解,表达了对于官场现象的批判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陈著的这首诗以悲怆的语调,描绘了当时社会中个人对于劳役的不满和对公法的质疑。开头两句通过描写道路的荆棘和繁杂的事务,展现了社会的艰难与复杂,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哀伤。接着通过对比私心与公法,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强调了在利益面前个人的无力感。
诗中“免把血躯供刻木”一语尤为动人,表达了诗人不愿再为那些繁琐无趣的事务而牺牲自己的生命,表现出一种对生命的珍视和对自由的向往。而结尾的两句则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强调了天理的无穷与春天的有限,提醒人们珍惜时光。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起初的无奈到后来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社会与生命深刻的思考,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警醒作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旨在反映社会的复杂与不公,表达个人对自由的渴望与生命的珍视,具有深刻的社会批判和哲学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荆榛”主要象征什么?
“免把血躯供刻木”中的“刻木”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春有涯”意味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对比,两首诗均反映了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苦楚,但陈著的诗更强调对生命的珍视,而杜甫则通过更为直接的叙述展现了国家的忧虑。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