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19:47: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19:47:52
东溪闲居示众偈
作者: 释行瑛 〔宋代〕
联络藤萝一径,行穷始到松门。
篱畔野华不艳,堂前流水非喧。
午饭龙离铁钵,夜深月落金盆。
此是真修行处,何人得意忘言。
灵山河沙圣众,黄梅七百高僧。
悟华晓称迦叶,传衣夜唤卢能。
心自本来不有,法道得了何曾。
斋后酽茶三盏,丛林一任喧腾。
将藤萝缠绕的小路延伸,走到尽头才见松门。
篱笆旁的野花并不艳丽,堂前的流水也并不喧闹。
午餐时龙离开了铁钵,夜深时月落入金盆。
这里是真正的修行之地,何人能得意而忘言?
灵山上有数不尽的圣众,黄梅寺里有七百位高僧。
悟华在清晨称颂迦叶,传衣的夜晚唤来卢能。
内心本来就没有,法道又何曾得到呢?
斋饭后泡三盏浓茶,丛林中任其喧腾。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释行瑛,宋代高僧,以其诗文著称,强调修行与禅宗思想。其作品常反映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内心修行的追求。
创作背景:
《东溪闲居示众偈》创作于诗人隐居东溪期间,表达了其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修行的深思,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禅宗的关注与流行。
《东溪闲居示众偈》是一首极具禅意的诗,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日常生活,表现了诗人对修行的思考与体悟。开篇的“联络藤萝一径”,描绘出一条静谧的小路,透出一种幽静的气氛,仿佛引领读者进入一个远离尘嚣的修行场所。接下来的“篱畔野华不艳,堂前流水非喧”,则继续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强调了自然的朴素与内心的宁静。
“此是真修行处,何人得意忘言”,这一句直指修行的本质,提问出真正的修行者是否能在得意时忘记语言,达到心境的极致。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依托,展示了作者对修行生活的理解与追求,强调了内心的平和与自然的和谐。
诗的后半部分提到的“灵山河沙圣众”和“黄梅七百高僧”,则展示了佛教的丰富文化背景以及高僧们的传承与修行,进一步增强了诗的深度与广度。而最后的“斋后酽茶三盏,丛林一任喧腾”,则以一种悠然自得的态度,反映了诗人对世俗喧嚣的淡然,表达出一种超然的境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强调了修行的真正意义,倡导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反映了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东溪闲居示众偈》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午饭龙离铁钵”中“铁钵”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灵山河沙圣众”是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