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03:31: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3:31:16
朔风如刀,痛利人骨。千山万山,雪映寒日。心知春气来,目睹梅花发。游子南方归不归,晓堂闲却龟毛拂。
北风如刀般凛冽,刺痛人的骨头。千山万岭,白雪映衬着寒冷的太阳。我心中明白春天的气息已来,眼前正见梅花绽放。游子在南方,究竟是归来还是不归?清晨的堂前,悠闲地擦拭着龟毛。
释行瑛,宋代高僧,著名的诗人和禅宗大师。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常常表达对自然的观察和内心的感受,融合了禅宗的哲学思想。
这首诗创作于冬末春初之际,正值风雪交加的时节。诗人通过描绘严冬的景象,反衬出春天的期盼,表达了对归乡游子的思念和对春的渴望。
这首《偈十六首》中,诗人以严寒的北风开篇,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感官冲击。开头“朔风如刀,痛利人骨”充分表现了冬日的寒冷与凛冽,仿佛能感受到那种刺骨的寒意。随后的“千山万山,雪映寒日”则描绘了广袤的雪景,增强了冬日的孤寂感。接下来的“心知春气来,目睹梅花发”,诗人心中已然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梅花的绽放成为春天的前奏,象征着希望和新生。最后一句“游子南方归不归”,表达了对身在异乡游子的深切思念,既有对归来的期待,又隐含着对不归的惆怅。整首诗以冬的冷冽为背景,衬托出春的温暖和人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情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冬季的描绘和春天的期望,传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归乡游子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诗中“朔风如刀”的比喻是为了表达什么?
“目睹梅花发”中的梅花象征着什么?
诗中提到的“游子”指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