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题父墓亭》

时间: 2025-07-28 00:23:00

诗句

虎踞龙蟠经几春,靖康孤节照苍旻。

至今凛凛有生气,愧死当年膜拜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00:23:00

题父墓亭

作者: 林若渊 〔宋代〕

原文展示:

虎踞龙蟠经几春,
靖康孤节照苍旻。
至今凛凛有生气,
愧死当年膜拜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父亲的墓亭,感慨岁月变迁。诗中提到“虎踞龙蟠”,象征着雄伟的山川;“靖康孤节”则指靖康之难后,留下的孤独节义。尽管岁月已久,墓前依然生机勃勃,让人感到惋惜与敬仰,愧疚于当年未能尽孝之情。


注释:

  • 虎踞龙蟠:形容山势雄伟,像老虎蜷伏,龙盘踞。常用来形容地势险要。
  • 靖康孤节:指靖康之难(1127年),北宋灭亡,忠臣的孤独节义。
  • 凛凛:形容气氛庄重而寒冷,也可指令人感到威严的样子。
  • 膜拜人:指那些当年敬仰、崇敬的人。

典故解析:

  • 靖康之难:北宋时期,金国侵略,宋朝灭亡,于是出现了许多忠臣义士,他们的节义精神在后世被传颂。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林若渊,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以诗风清新、意境深邃而著称。他的作品多以抒情和景物描写见长。
  •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对父亲的怀念之际,反映出诗人对父亲的敬仰以及对历史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题父墓亭》通过对父亲墓亭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父亲深切的怀念和敬仰之情。开头两句“虎踞龙蟠经几春”生动地描绘了父亲墓地的巍峨与雄伟,带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接着的“靖康孤节照苍旻”则将个人情感与历史事件相结合,突显了忠义精神的传承。

“至今凛凛有生气”一句,展现了墓地依然生机勃勃的景象,暗示着父亲的精神依然在世间流传。最后一句“愧死当年膜拜人”,则是对自己未能尽孝的深切自责,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父亲的思念,也有对历史的反思,展现了深厚的家国情怀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虎踞龙蟠经几春:描绘了父亲墓地的雄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尊敬。
    • 靖康孤节照苍旻:提及历史事件,表达对忠义精神的崇敬。
    • 至今凛凛有生气:表现出墓地的活力,象征生命的延续。
    • 愧死当年膜拜人:揭示诗人内心的愧疚,展现人性的复杂。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虎踞龙蟠”比喻山势,形象而生动。
    • 对仗:整首诗工整对仗,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表达对父亲的思念与敬仰,同时也反映对忠义精神的追求,具有深刻的历史与人文内涵。


意象分析:

  • 虎踞龙蟠:象征着坚韧与壮丽,代表父亲的威严与人格。
  • 靖康孤节:象征着忠诚、节义,反映历史的沧桑与英雄气概。
  • 生气: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虎踞龙蟠”形容什么样的地势?

    • A. 平坦
    • B. 陡峭
    • C. 雄伟
    • D. 幽静
  2. 靖康之难发生在哪一年?

    • A. 1127年
    • B. 1130年
    • C. 1100年
    • D. 1140年
  3. 诗中“愧死当年膜拜人”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骄傲
    • B. 愧疚
    • C. 喜悦
    • D. 忧伤

答案

  1. C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林若渊的诗更具历史感与沉重的情感,而李白则是一种对故乡的柔情思念。两者在情感表达上有着不同的侧重点。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通过这些内容,用户可以深入理解《题父墓亭》的诗意和文化内涵。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点绛唇(次张伯修韵) 次及甫见寄二首 奚左藏挽诗二首 次程岳州廷迈春行昨访天梯佛龛今约乌奴 招隐三章赠李洋 其三 祖母哀挽 其二 冷廨面挹重湖结楼以收逸放之景扁以清斯诸友 送游考功将漕夔门七绝 灯夕独酌二绝 谨和老人官山看高子厚修墓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烦壤 坐不窥堂 互为标榜 父字头的字 包含慷的成语 误作非为 鸣金收兵 包含虿的词语有哪些 嘉劳 豺狼成性 靣字旁的字 倦旅 行踏 言字旁的字 惊叹不止 立刀旁的字 至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