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5:22: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22:55
金缕曲
樊增祥 〔清代〕
一岁端阳几。又今朝红榴续命,翠蓂添珥。二十年来鸳鸯梦,赢得六珈象揥。看雾夕芙蕖犹是。命妇花中卿第一,作门楣女子当如此。莺与燕,尽欢喜。谢家儿女娇纨绮。对芳筵沙糖角黍,依然风味。此去西湖朝灵隐,一瓣心香早寄。把彩缕罗襟牢系。更十三年才耳顺,论风情尚可称娘子。裙带上,认灵蟢。
每年端午节又到了,今天早上看着红榴花,仿佛续命,翠绿的蓉花耳环增添了我的妆饰。过去二十年里,梦中总是与鸳鸯相伴,得来六个美好的象征。看那雾气中的芙蕖依旧是那样的娇美。你的身份是花中最美的,作为门楣的女子应当如此。莺燕齐飞,尽情欢喜。谢家儿女,娇媚纨绮。面对丰盛的筵席,沙糖和角黍,依然是旧时的风味。此行前往西湖朝灵隐寺,我早已寄出一瓣心香。把那彩缕的罗襟紧紧系好。经过了十三年才耳顺,论起风情仍然可以称为娘子。裙带上,认得那灵蟢。
作者介绍:樊增祥,清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词风和对生活细腻的观察而闻名。他的作品多描绘日常生活和情感,展现出优雅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这首《金缕曲》创作于传统的端午节,反映了诗人对节日的独特感受,以及对家庭和爱情的深切思考。
《金缕曲》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情感温度的词作。词中,樊增祥通过对端午节的描写,勾勒出一个温馨的家庭场景,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珍惜。开头部分,通过“红榴续命”和“翠蓂添珥”,展现了节日的生机与活力,营造出一种喜庆的氛围。接着,作者回忆过去的二十年,唱出了对爱情与家庭的深情回望,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幸福生活的自豪感。
诗中“莺与燕,尽欢喜”描绘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场景,展现了生活的美好。而“谢家儿女娇纨绮”,则暗示了家庭教育和传统美德的重要性。通过对美食的描绘,樊增祥不仅展现了节日的丰盛,还传达了对家人团聚的珍视。最后,提到西湖与灵隐寺,既是对美好景致的向往,也是一种对精神寄托的表达,显示出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节日、家庭、爱情和自然的描绘,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珍惜和对未来的希望,反映出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家庭幸福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金缕曲》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樊增祥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红榴”象征什么?
A. 生命与美
B. 悲伤与离别
C. 财富与权力
D. 友情与爱情
“莺与燕,尽欢喜”描绘的意境是什么?
A. 自然的和谐
B. 战争的残酷
C. 人生的无奈
D. 孤独的旅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