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0:59: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0:59:11
早下江宁
作者: 钱起 〔唐代〕
暮天微雨散,凉吹片帆轻。
云物高秋节,山川孤客情。
霜蘋留楚水,寒雁别吴城。
宿浦有归梦,愁猿莫夜鸣。
在暮色微雨中,雨水渐渐散去,凉爽的风轻轻吹动着帆。
在高远的秋天,云彩和大地交融,山川之间让我感到孤独的游子情怀。
霜打的水草留在楚水边,寒冷的雁儿在吴城上空飞过。
在宿浦边,我的归梦萦绕心头,愁苦的猿猴在夜里不停哀鸣。
钱起,字仲明,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他以清丽的诗风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作品多反映游子心情和对故乡的思念。
《早下江宁》创作于唐代,作者在江宁(今南京)游历时,感受到秋天的凉意和离别的愁苦,写下了这首诗。反映了他作为游子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早下江宁》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和游子心情的诗。诗的开头通过“暮天微雨散,凉吹片帆轻”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幽的氛围,微雨过后,凉风拂面,船帆轻轻飘荡,给人一种宁静的美感。接着,诗人通过“云物高秋节,山川孤客情”的表达,抒发了身处高秋之际,游子内心的孤独与愁苦,似乎在映衬着大自然的高远与自己的渺小。
“霜蘋留楚水,寒雁别吴城”两句,运用自然景物的变化,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情感。霜打的水草和寒冷的雁群象征着酷寒的秋冬,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游子对故乡的思念。最后,“宿浦有归梦,愁猿莫夜鸣”则将游子的思乡情感推向高潮,夜晚的猿鸣更是增添了一种愁苦的气氛,暗示着内心的无奈与焦虑。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细腻,展现了自然景色与人内心情感的和谐统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游子在秋天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体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亲人的渴望。
诗中“片帆”指的是什么?
A. 一片叶子
B. 一叶小船的帆
C. 一片云彩
D. 一片草地
“愁猿莫夜鸣”中的“愁猿”意指:
A. 快乐的猿猴
B. 愁苦的猿猴
C. 疲惫的猿猴
D. 闲适的猿猴
诗中提到的“楚水”指的是:
A. 长江
B. 黄河
C. 洞庭湖
D. 淮河
比较《早下江宁》和王维的《鸟鸣涧》。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早下江宁》更强调游子的孤独与思乡,而《鸟鸣涧》则表现出一种宁静的自然之美和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