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小重山令·赋潭州红梅》

时间: 2025-04-26 14:20:44

诗句

人绕湘皋月坠时。

斜横花树小,浸愁漪。

一春幽事有谁知?

东风冷,香远茜裙归。

鸥去昔游非。

遥怜花可可,梦依依。

九疑云杳断魂啼。

相思血,都沁绿筠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20:44

原文展示

小重山令·赋潭州红梅
人绕湘皋月坠时。斜横花树小,浸愁漪。一春幽事有谁知?东风冷,香远茜裙归。鸥去昔游非。遥怜花可可,梦依依。九疑云杳断魂啼。相思血,都沁绿筠枝。

白话文翻译

在月光下,人在湘江畔徘徊,正是花瓣斜挂的时节,愁绪在水波中荡漾。春天的幽怨情感,谁又会知晓?东风凛冽,香气远飘,红裙已归。海鸥已不再,昔日的游玩已成往事。远远眷恋那可爱的花儿,梦中依然萦绕。九疑山的云雾缭绕,断肠的魂在啼鸣。相思之苦,渗透了青竹的枝头。

注释

  • 湘皋:指湘江的岸边,诗中描绘了湘江的美景。
  • 月坠时:指月亮正要落下的时候,象征着夜晚的结束和轻愁的开始。
  • 浸愁漪:形容水面轻轻荡漾,带着愁绪,传达出一种忧伤的情感。
  • 东风冷:指春风虽然是东风,却显得寒冷,暗示着春天的冷清。
  • 香远茜裙:香气飘散,指的是红色的裙子,象征着女子的柔美与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姜夔(约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南宋词人,他的词风清新脱俗,情感细腻,尤以小令见长。他的作品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独特观察。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姜夔赋闲于潭州(今湖南长沙)期间,正值梅花盛开之际。红梅象征着坚韧与纯洁,诗人在春寒中感受到孤独与思念,寄情于梅花之上,表达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爱情的渴望。

诗歌鉴赏

《小重山令·赋潭州红梅》是一首情感细腻、意境深远的词作。姜夔在这首词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湘江的美丽以及春天的幽怨情绪。词的开头便以“人绕湘皋月坠时”引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显孤独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斜横花树小,浸愁漪”的描写,将愁苦的情感与自然景物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存。

在词的中间部分,东风的冷冽与“香远茜裙归”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显了春天的迷人却又带来了一丝凄凉的气息。“鸥去昔游非”一句,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不再。最后,词的结尾“相思血,都沁绿筠枝”则以强烈的情感表达了诗人深切的思念之情,令人感受到一种浓厚的相思之苦。

整首词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巧妙,既有自然景物的描写,又融入了个人情感,使得作品在清丽中透出一丝厚重的情感,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人绕湘皋月坠时:描绘了月光下,人们在湘江边徘徊的情景,传达出一种轻柔而又带有忧伤的氛围。
  2. 斜横花树小,浸愁漪:花树斜横,水波荡漾,愁绪如水面波纹般轻轻荡漾,暗示着内心的忧愁。
  3. 一春幽事有谁知:春天的幽怨情感,谁能真正理解呢?表达了孤独和被忽视的感觉。
  4. 东风冷,香远茜裙归:春风虽然是东风,却带着寒意,红裙的香气已渐行渐远,暗示着离别与思念。
  5. 鸥去昔游非:海鸥已不再,昔日的游玩已成往事,表现了对过去的怀念。
  6. 遥怜花可可,梦依依:对花的深爱与眷恋,梦中情景依然历历在目。
  7. 九疑云杳断魂啼:九疑山的云雾缭绕,似乎在断肠啼鸣,暗示着内心的痛苦。
  8. 相思血,都沁绿筠枝:相思之苦渗透了青竹的枝头,显示出思念之情的深切与浓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愁苦比作水波荡漾,形象地表现了内心的情感。
  • 拟人:将东风、云雾等自然现象赋予情感,使自然更加生动。
  • 对仗:词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对爱情的思念与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主题鲜明、情感真挚,令人感同身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湘江:象征着自然的美景与诗人的归属感。
  • 梅花:象征着坚韧与纯洁,常与思念、孤独相联系。
  • 东风:象征着春天的气息,同时也暗示了变化与离别。
  • :象征着自由与过去的追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湘皋”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长江
    • B. 湘江
    • C. 黄河
    • D. 淮河
  2. “东风冷”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温暖
    • B. 凄凉
    • C. 兴奋
    • D. 忧伤
  3. 诗中提到的“相思血”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思念
    • C. 愤怒
    • D. 平淡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梅赞》:同样以梅花为主题,表达对坚韧与美丽的赞美。

诗词对比

  • 比较与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两者均以春天为背景,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前者更为豪放,而后者则细腻而内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姜夔诗词选》

相关查询

读唐人愁诗戏作 宿能仁寺 村饮示邻曲 夜归 致仕後岁事有望欣然赋诗 忆山南 幽居岁暮 南堂默坐 即事 新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宇结尾的成语 撇末 手字旁的字 锦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石字旁的字 平生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 长风破浪 破用 戒禁 工字旁的字 包含蕙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冷的成语 设伏 王字旁的字 龜字旁的字 炼精 大直若诎 怜贫恤苦 惊心惨目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