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8:24: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8:24:29
蓦山溪(亳社寄文潜舍人)
——晁补之
兰台仙史,好在多情否。
不寄一行书,过西风飞鸿去后。
功名心事,千载与君同,
只狂饮,只狂吟,绿鬓殊非旧。
山歌村馆,愁醉浔阳叟。
且借两州春,看一曲樽前舞袖。
古来毕竟,何处是功名?
不同饮,不同吟,也劝时开口。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人生功名的淡然。诗人提到兰台的仙史,问这位多情的朋友是否还记得自己;即使没有书信往来,西风飞鸿也曾带去思念。功名心事虽长久,与朋友同在;如今只想痛快地饮酒吟诗,曾经的青丝已不再。诗人回忆起醉酒后的欢乐,想借春天的美景,看看舞袖翩翩的乐曲。最终诗人思考功名的意义,感叹人生真谛,不同的饮酒和吟唱,劝朋友畅所欲言。
作者介绍:晁补之,字子华,号山人,宋代诗人,以豪放奔放的个性和丰富的情感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表达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晁补之与友人文潜的离别时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对人生功名的思考,反映出当时士人对追求功名与享受生活之间的矛盾。
《蓦山溪》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诗人以轻盈的笔调描绘了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情。在这首诗中,晁补之通过对兰台仙史的提及,展现了对文化和历史的尊重,同时表达了对友人情感的追问。诗中“只狂饮,只狂吟”一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对当下生活的热爱,尽管功名心事可望而不可及,诗人却选择在饮酒和吟唱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整首诗中,诗人对功名的思考反映出一种对生活深刻的理解,最终达到了“何处是功名”的哲理思考,带有一种淡然与洒脱的情感基调。这种情感不仅是对友谊的珍视,也是对人生的深刻反思,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洒脱。整首诗流畅而富有韵律感,使读者在欣赏之余,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珍视友情与享受生活,同时反思功名的意义,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词测试:
“兰台仙史”中的“兰台”指的是?
诗人希望通过哪种方式来欣赏春天的美好?
诗中提到“只狂饮,只狂吟”,这表现了诗人对什么的热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