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38: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38:39
蓦山溪·当时曾见
作者: 佚名 〔宋代〕
当时曾见,上苑东风暖。
今岁却相逢,向烟村亭边驿畔。
垂鞭立马,一晌黯无言,
江南信,寿阳人,怅望成断肠。
琼妆雪缀,满野空零乱。
谁是倚阑干,更那堪胡笳羌管。
疏枝残蕊,犹懒不娇春,
水清浅,月黄昏,冷淡从来惯。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往昔的追忆与现实的感慨。回想当初在东苑的温暖春风中相遇,如今在烟雾缭绕的村庄亭边重逢。驻马垂鞭,心中却无言以对,想到江南的信使与寿阳的人,心中满是惆怅,仿佛被割断了肠子。满地的琼花与雪片,四处都是凌乱。那是谁在倚着栏杆,面对着胡笳和羌笛的悲鸣,心中更是难以承受。疏落的枝条上残余的花蕊,依旧懒惰而不娇媚,清澈的水面映着黄昏的月光,冷淡的情景让人习惯了。
作者介绍:该作品的作者不详,属于宋代的民间诗人。宋代诗歌多表现细腻的情感与风景,强调个人的内心体验。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宋代,正值士人追求精神与情感表达的时期,诗中流露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生活的无奈与惆怅。
这首《蓦山溪·当时曾见》以优美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表现了作者对往昔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思考。诗开头提到“当时曾见”,引出了一段美好的回忆,令人感受到那种温暖的春风。随着诗句的展开,作者表达出对重逢的惆怅,虽有相逢的喜悦,却因无言以对而显得沉重。
“江南信,寿阳人”,诗人用地方与人名的结合,塑造了更为复杂的情感背景,似乎在表达对远方人的思念。在描述自然景色时,诗人用“琼妆雪缀”形容花的美丽,但随之而来的却是“满野空零乱”,让人感受到一种失落与凋零。最后的“水清浅,月黄昏”,则进一步渲染了优雅却又冷淡的氛围,似乎在暗示着生命的无常与情感的淡漠。
整首诗通过细致的意象描绘,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好往昔的追念,也有对现实的无奈与淡然,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修养与情感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怀旧为主题,表达了对美好往昔的追思与对现实的无奈,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常之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琼妆雪缀”主要描绘了什么意象?
A. 美丽的花朵
B. 清澈的水面
C. 黄昏的月光
D. 凋零的春天
“垂鞭立马,一晌黯无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A. 欢喜
B. 惆怅
C. 愤怒
D. 激动
诗中提到的“江南信,寿阳人”主要反映了什么?
A. 地理位置
B. 人物关系
C. 时间
D. 自然景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