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9:16: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9:16:11
《玉楼春(客有游山者,忘携具,以词来索酒,用韵以答。时余以病不往)》
作者:辛弃疾
山行日日妨风雨,
风雨晴时君不去。
墙头尘满短辕车,
门外人行芳草路。
南城东野应联句,
好记琅玕题字处。
也应竹里著行厨,
已向瓮头防吏部。
每一天的山行都被风雨耽搁,
风雨晴天你居然不来。
墙头积满了尘土,短辕车停在那儿,
门外的人走在芳草铺成的小路上。
南城东野应该能写下对句,
那地方的琅玕字迹想必好记。
你也应该在竹林里寻觅厨房,
已经在酒瓮头防备官吏了。
作者介绍: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作品多表达豪情壮志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辛弃疾病重、无法外出游览的时期,表达了对游山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对朋友的思念和对时局的无奈。
《玉楼春》这首词展现了辛弃疾特有的豪放与细腻并存的风格。词中描绘了一幅春日山行的图景,尽管外在环境因风雨而阻碍了游山的计划,但作者的情感却未因此而消沉。相反,他通过对墙头尘土和芳草路的描写,营造出一幅恬静且富有生机的画面。同时,词中隐含的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现实的感慨,使整首词充满了浓厚的人情味和时代感。
辛弃疾利用对比手法,将外在的风雨与内心的渴望形成鲜明对比,流露出一种无奈与坚持的情感。墙头的尘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门外的芳草则代表着生活的希望与生机。整首词在平静的表象下,蕴藏着深刻的情感与思考,体现了作者对生活、友谊及理想的深切理解与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词的表现力与节奏感。
主题思想: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反映了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反思。
诗词测试:
辛弃疾的《玉楼春》是用来表达什么情感?
A. 对友人的思念
B. 对国家的忧虑
C. 对生活的无奈
D. 以上皆是
诗中提到的“墙头尘满”主要象征什么?
A. 美好的回忆
B. 时间的流逝
C. 生活的忙碌
D. 对现实的逃避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