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7:40: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40:10
九日
作者:韦骧
重九萧条秋已深,
登高更在蜀江浔。
黄花未肯趁时吐,
白酒祇如常日斟。
绝塞烟云长满目,
故园风物愈关心。
须凭酩酊酬佳节,
追感齐山不浪吟。
重阳节已经到了,秋天的气息愈加浓厚。我在高处眺望,蜀江的景色更显得迷人。菊花还未开放,白酒的斟酌依然如常。远方的烟云笼罩着我的视野,故乡的风物更加让我牵挂。借着酩酊的酒意来庆祝这个佳节,追忆齐山的吟唱,不再是虚无的吟唱。
韦骧,字子华,号清江,宋代诗人,生于唐末,卒于宋初。韦骧以诗词闻名,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风貌,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常融入个人情感。
《九日》创作于重阳节,诗人在这个季节感受到秋天的萧条与孤独,借助登高望远的习俗,抒发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体现出对传统节日的重视。
《九日》是韦骧在重阳节时创作的一首诗,透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故乡的思念。首联“重九萧条秋已深”以“重九”点明节日,秋季的气息在这里显得愈加浓厚,给人一种萧瑟的感觉。接着“登高更在蜀江浔”,诗人选择在蜀江登高,象征着追求更高的境界,同时也暗示着对故乡的怀念。
中间两句“黄花未肯趁时吐,白酒祇如常日斟”,既表现了重阳节的传统习俗——赏菊饮酒,又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失落感,菊花未开,似乎暗示着人事的无常。最后两句“须凭酩酊酬佳节,追感齐山不浪吟”则通过饮酒来庆祝节日,反映出一种洒脱的情怀,虽然物是人非,但仍然可以借酒畅怀,追忆往日的欢乐时光。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结合浓厚的节日气氛,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情感与对人生的感悟,具有深远的意境和丰富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重阳节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悟,寄托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传统文化的珍视。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强调了家庭团聚与长寿的美好愿望,而诗中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则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重九节指的是哪一天?
A) 农历八月十五
B) 农历九月初九
C) 农历十月初一
“黄花”在诗中代表什么?
A) 秋天的到来
B) 传统的节日习俗
C) 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诗中提到的“齐山”是指什么?
A) 一座高山
B) 诗人曾经吟咏过的地方
C) 一种酒
答案:1. B 2. B 3.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