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7:00: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00:42
九日登山亭会饮 作者: 李纲
渊明避世士,酷爱九日名。
独酌东篱下,悠然得此生。
我辈正羁旅,佳节安可醒。
相携陟翠巘,置酒松间亭。
菊蕊弄新黄,橘苞破微馨。
鬓边插茱萸,未觉巾帻倾。
云山蔼佳色,风林动疏声。
慷慨念平昔,醉舞属群英。
国步方缀旒,衣冠正漂萍。
山河举目异,望远若为情。
方期汗漫游,天池濯吾缨。
何必楚囚泣,牛山良可轻。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重阳节这一天,在山亭与友人会饮的情景。诗人提到陶渊明这位隐士,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虽然他自己正身处世间的羁旅之中,但在这个佳节里,仍然想要放松心情,享受生活。他与友人一起登上青翠的山巅,在松树间摆酒畅饮,看着菊花盛开,橘子微香。诗人插上茱萸,未曾觉察到自己帽子已微微倾斜。眼前的云山色彩斑斓,风吹动着林间的声音。他感慨过去的时光,陶醉于当下的欢乐。虽然国家的局势不太稳定,衣冠飘浮不定,但他仍然感受到山河的壮丽和远方的情感。诗人期待着未来的游历,心中却未必要像楚国囚徒那样悲伤,牛山的自由可以让他轻松面对一切。
作者介绍:李纲(1093年-1168年),字彦甫,号少游,宋代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他一生致力于政治事业,经历过多次贬谪,诗风清新,深得当时文人的喜爱。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重阳节,诗人通过与友人共同登高、饮酒,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慨。重阳节是传统的节日,寓意着长寿与团圆,诗人在这样的节日中写下此诗,显得尤为应景。
《九日登山亭会饮》是一首描写重阳节的诗,诗人李纲通过生动的意象,传达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诗的开头提到陶渊明,表明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他对世俗羁旅的无奈。诗中描绘的重阳节的场景,伴随着菊花和橘子的香气,使人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气氛。
诗人通过“独酌东篱下”表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而“我辈正羁旅”则将自己与陶渊明的隐逸生活形成对比,显示出对自由生活的渴望。接下来的饮酒场景,更是通过细腻的描写让人感受到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对当下生活的珍惜。
后半部分的“国步方缀旒,衣冠正漂萍”则暗示了诗人对国家动荡的忧虑,但在美丽的自然和友人的陪伴面前,这些忧虑似乎都可以暂时抛诸脑后,享受这一刻的欢愉。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与人际的互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重阳节的饮酒场景,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国家动荡的忧虑,展现了复杂的情感基调,既有欢愉也有沉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隐士是谁?
诗人在哪个节日里与友人会饮?
诗中提到的“茱萸”有什么象征意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