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梦江南 其二》

时间: 2025-07-12 08:38:12

诗句

人去也,人去鹭鹚洲。

菡萏结为翡翠恨,柳丝飞上钿筝愁,罗幕早惊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08:38:12

原文展示:

梦江南 其二
人去也,人去鹭鹚洲。
菡萏结为翡翠恨,
柳丝飞上钿筝愁,
罗幕早惊秋。

白话文翻译:

人们都离去,只有鹭鹚洲依旧。
菡萏花结成翡翠般的怨恨,
柳丝随风飘扬,似在弦上弹奏着愁苦,
罗幕已然惊动了秋天的气息。

注释:

  • 人去也:人们已经离去。
  • 鹭鹚洲:指的是水鸟栖息的地方,象征孤寂。
  • 菡萏:指荷花,常用来象征美好和凄凉。
  • 翡翠恨:翡翠一般是美丽的象征,这里暗指美好事物带来的遗憾。
  • 柳丝:柳树的细长枝条,常与愁苦相连。
  • 钿筝:古代的一种乐器,象征音乐和情感的抒发。
  • 罗幕:轻薄的帷幕,象征柔弱的隔离,暗示秋天的到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柳是,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以清新婉丽著称,常以自然景物抒发情感,反映个人情绪与社会环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的时期,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秋天到来时凄凉情感的感慨。

诗歌鉴赏:

《梦江南 其二》是一首充满哀愁的词作,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念。开篇的“人去也,人去鹭鹚洲”设下了场景,孤独的鹭鹚洲在无人的映衬下,显得更加寂寞,给人以深深的感伤。接着,菡萏的“翡翠恨”进一步引导读者的情感,菡萏原本是美丽的象征,但在这里却化为一种无奈的怨恨,表现了美好事物逝去后的无奈与遗憾。柳丝的飘动与钿筝的愁苦相结合,形成了一个动静结合的画面,表达了对往昔的缅怀与对失去的无奈。最后一句“罗幕早惊秋”则是对秋天的感慨,轻薄的罗幕似乎在提醒人们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变迁,进一步深化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人去也,人去鹭鹚洲:直白的陈述,揭示了孤独的环境,营造出一种落寞的氛围。
  2. 菡萏结为翡翠恨:菡萏花虽美,却因人离去而生出恨意,暗示美好的东西伴随着痛苦。
  3. 柳丝飞上钿筝愁:柳丝的轻柔与钿筝的音韵形成对比,表达了内心深处的愁苦感受。
  4. 罗幕早惊秋:罗幕的轻盈与秋的到来相结合,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菡萏比作翡翠,暗示其美丽与脆弱。
  • 拟人:柳丝似乎具有情感,能够“飞上”乐器。
  • 对仗:上下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音乐感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孤独的环境与内心的愁苦,表现了对逝去美好的怀念,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反映了人们在岁月变迁中难以释怀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鹭鹚洲:象征孤独与寂寞。
  • 菡萏:象征美丽与情感的遗憾。
  • 柳丝:象征柔情与愁苦。
  • 钿筝:象征音乐与情感的抒发。
  • 罗幕: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人去也”的意思是:

    • A. 人们离去
    • B. 人们回来了
    • C. 人们在聚会
  2. “菡萏结为翡翠恨”中的“翡翠”象征:

    • A. 美好事物
    • B. 恨意
    • C. 秋天
  3. 诗尾的“罗幕早惊秋”表达的是:

    • A. 秋天的美丽
    • B. 时间的流逝
    • C. 人的欢聚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逝去的情感的怀念。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在孤独中对亲情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与柳是的《梦江南 其二》,两者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前者更直接,后者则通过自然意象渲染情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代诗词鉴赏》
  • 相关诗词评论文章及研究著作。

相关查询

拨闷偶怀江陵相以下八公 送杨吉父伍念父乡试二首 送杨吉父伍念父乡试二首 口占奉期建安三月三 少小 官阁 偶作 闻滇贵道阻问瑞芝中丞二首 临章楼闻越舸且别怅然二首 临章楼闻越舸且别怅然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伫的词语有哪些 三点水的字 丢抹 两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时政利病 刘晏粟 玉字旁的字 羊字旁的字 并疆兼巷 龙蛇飞动 囊箧萧条 采字头的字 麦字旁的字 包含理的成语 信手拈出 趺坐 东闯西走 遣词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