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5:19: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5:19:38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臣字
陆景初 〔唐代〕
九秋光顺豫,重节霁良辰。
登高识汉苑,问道侍轩臣。
菊花浮秬鬯,萸房插缙绅。
圣化边陲谧,长洲鸿雁宾。
在九月的秋光照耀下,天气晴朗而温和,正值重阳佳节。我登高望远,看见汉朝的园苑,向侍奉皇帝的臣子请教。菊花漂浮在美酒中,香榭里插着红萸。国家的圣德使得边境安宁,长洲上来鸿雁做客。
作者介绍:陆景初,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作品常描绘自然景色和节日情景,风格清新流畅。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重阳节时作,诗人受邀前往渭亭,结合秋天的季节和节日的氛围,表达了对祖国繁荣昌盛的赞美。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节日氛围的营造,展现了重阳节的喜庆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开篇用“九秋光顺豫”描绘出温暖的秋日,紧接着表达了登高的动作,象征着对社会和历史的思考。诗中提到的“汉苑”不仅是对往昔辉煌的回忆,也反映出对当下政权的期望与祝福。
通过“菊花浮秬鬯,萸房插缙绅”这一细节,诗人将传统习俗与个人情感结合,展现了浓厚的节日气氛。最后两句“圣化边陲谧,长洲鸿雁宾”则将目光转向国家的安宁与和平,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和谐的渴望。这首诗不仅有着生动的自然描绘,更蕴含着深远的历史观和人文情怀,体现了唐代诗人对生命、历史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重阳节的庆祝与对国家安宁的祝福,传达了对历史的回顾与对未来的期望。
诗词测试:
“九秋光顺豫”中的“顺”意为:
A. 顺利
B. 温和
C. 直率
重阳节的传统习俗中,常常会:
A. 吃月饼
B. 登高赏菊
C. 放鞭炮
诗中提到的“汉苑”主要指:
A. 唐朝的园林
B. 汉朝的园林
C. 宋朝的园林
答案:1-B,2-B,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