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11:08: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11:08:56
思微时寄食山寺
作者:姜特立〔宋代〕
招提忆昔寄孤踪,
晓甑犹尘午未舂。
地僻读书无外事,
家贫教子有全功。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往昔时光的思念,回忆起曾经寄居于偏僻山寺的孤独生活。清晨的蒸锅上仍然沾着尘土,午后尚未磨米。生活在偏远的地方,读书无外事可扰;虽然家境贫寒,但教子有成却是最大的成就。
这首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招提”一词在古代常与寺庙、隐士生活相关,体现了隐居生活的清静与孤独。诗中的“教子有全功”反映出古代重视教育的传统。
姜特立(约960年-约1020年),字君明,号古愚,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寄托情感。
这首诗写于姜特立在偏远山寺生活时,表现了他对清苦生活的感慨及对教育的重视。在那个时代,家境贫寒的学者往往通过教育改变家庭命运。
这首诗通过极简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偏僻山寺的生活状态,传达出一种清幽而孤独的情感。首句“招提忆昔寄孤踪”通过回忆,引领读者进入一种怀旧的氛围,作者在此处不仅是对自身孤独的感慨,也是对过往岁月的珍视。
接下来的“晓甑犹尘午未舂”,则以具体的生活细节描绘出清晨的忙碌与家庭的贫困,反映了作者在简朴生活中的坚韧与不屈。这种细腻的生活描写,不仅展示了作者的生活状态,也折射出当时士人的生存困境。
最后两句“地僻读书无外事,家贫教子有全功”则将诗的情感升华到教育的层面,强调了即使在艰苦环境中,也应不忘学习与教导后代的责任。这种对教育的重视,反映了作者对未来的希望与期待,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以自然、朴实的语言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既有对孤独的感慨,又有对教育的重视,展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与追求。
这首诗传达了作者在艰苦环境中对教育的重视与对生活的思考,表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晓甑犹尘”中的“尘”指的是什么?
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