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客有吟袁公安邺城怀古句者诗以反之》

时间: 2025-05-14 18:51:14

诗句

便作词场看,吾犹薄邺城。

可能雄后汉,宁许复西京。

乱瓦朝云色,哀弦夜月声。

何如诸葛表,忠荩配阿衡。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4 18:51:14

原文展示:

便作词场看,吾犹薄邺城。
可能雄后汉,宁许复西京。
乱瓦朝云色,哀弦夜月声。
何如诸葛表,忠荩配阿衡。

白话文翻译:

我来到这里就像在词场闲逛,虽然我仍然身处邺城。
这里是否能再现后汉的雄风,难道可以再回到西京?
破碎的瓦片在晨曦中显得苍凉,夜晚的月光下悠扬的悲曲响起。
比起诸葛亮的表文,忠诚之士与阿衡(指汉朝的贤臣)才真正相配。

注释:

逐句解释:

  • 便作词场看:我来到这里像在诗词的场所观赏。
  • 吾犹薄邺城:我仍然轻薄地踏入邺城(邺城是古代名城)。
  • 可能雄后汉:是否还能再现后汉的雄伟气势?
  • 宁许复西京:难道还能允许重新回到西京(汉朝的都城)?
  • 乱瓦朝云色:破碎的瓦片在晨曦中显出苍凉之色。
  • 哀弦夜月声:夜晚的月光下,悲伤的弦乐声音响起。
  • 何如诸葛表:比起诸葛亮的表文。
  • 忠荩配阿衡:忠诚之士与阿衡相配(阿衡是指汉朝的忠臣)。

典故解析:

  • 后汉:指东汉,代表着一个繁荣的朝代。
  • 西京:指长安,汉朝的首都。
  • 诸葛表:指诸葛亮的《出使表》,展现了他的忠诚与才智。
  • 阿衡:阿衡是指汉代的贤臣,暗示忠诚的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潘相(清代),字子期,号景山,江苏人。潘相以诗名于世,作品多表现对历史的缅怀与感慨,风格清新隽永。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清代,诗人通过邺城这一历史背景,抒发对兴衰变迁的感慨,表达对英雄豪杰的追思及忠臣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邺城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诗人内心的感慨。开篇以“便作词场看”引入,便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历史诗意的场景中。诗人以“薄邺城”表明对古都的淡淡怀念,随即引出对后汉雄风的追忆,展现出一种对往昔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中“乱瓦朝云色,哀弦夜月声”两句,描绘了破败的景象,瓦片的残破与晨曦的黯淡相呼应,构成了一幅悲凉的画面。此时,夜晚的音乐声又让人沉醉于忧伤之中,体现了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深刻对比。

最后两句“何如诸葛表,忠荩配阿衡”则是对忠臣的颂扬,强调了忠诚与智慧的价值。诗人借诸葛亮的事迹,表达了对忠诚理想的向往和对历史人物的钦佩,传达出一种对当今英雄的渴望与对曾经辉煌的怀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便作词场看:引导读者进入诗人的思考与感受。
  • 吾犹薄邺城:表明对邺城的情感,体现了历史的厚重。
  • 可能雄后汉:表达对历史辉煌的渴望与追忆。
  • 宁许复西京: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
  • 乱瓦朝云色:通过意象描绘破败,表现了历史的沧桑。
  • 哀弦夜月声:通过声音的意象,渲染出悲伤的氛围。
  • 何如诸葛表:引入历史人物,增强忠诚的主题。
  • 忠荩配阿衡:总结诗人对忠诚理想的推崇。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邺城比作词场,浓缩了历史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意象:以“瓦片”、“月声”等意象传达情感,极具表现力。

主题思想:
该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历史的追忆与对忠臣的赞美,反映了诗人对当前理想与历史人物的向往,表达了对忠诚与智慧的肯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邺城:代表历史的辉煌与沧桑。
  • 后汉:象征着繁荣的理想。
  • 西京:引发对往昔的怀念。
  • 乱瓦:象征破败与无奈。
  • 哀弦:寓意悲伤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邺城”象征什么?
    A. 繁荣的未来
    B. 过去的辉煌
    C. 诗人的家乡
    D. 文化的象征

  2. “何如诸葛表”中的“诸葛”指的是谁?
    A. 曹操
    B. 刘备
    C. 诸葛亮
    D. 孙权

  3. 诗中描绘的“乱瓦”意象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愉快
    B. 期待
    C. 悲凉
    D. 激动

答案:

  1. B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by 杜甫
  • 《静夜思》 by 李白
  • 《春望》 by 杜甫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潘相的《客有吟袁公安邺城怀古句者诗以反之》同样表达了对历史的缅怀,但潘相更为侧重于对忠诚与智慧的追求,而杜甫则更多地表达了战乱带来的苦难与对国破家亡的忧虑。两者皆展现了历史的沉重,却各有侧重,丰富了古诗词的意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清代诗人研究》
  • 《历史与文化中的诗词》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祝英台近 题砚,为伯絧 祝英台近 残菊 祝英台近 祝英台近 祝英台近 送猛庵从易埂尚书去吴中 祝英台近•重阳后一日扬州别程村阮亭 祝英台近 谒五妃庙 祝英台近·题程郎艳秋并蒂芙蓉卷子,彡道人为其新婚作也 祝英台近 感旧,用静志居琴趣韵 祝英台近 芍药为风雨所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釒字旁的字 奋不顾生 腐木不可以为柱 往逝 抚临 包含怛的词语有哪些 周全之道 宠辱不惊 棹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瞻前虑后 羽字旁的字 皮字旁的字 抚今悼昔 旡字旁的字 旷古一人 柳季 船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自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