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沁园春 列宁墓前作,一九五六年》

时间: 2025-05-18 06:56:09

诗句

天际钟声,净扫风埃,红场晚晴。

映宫城如削,苍苍茂树,熊罴严守,郁郁佳城。

草昧英雄,秕糠尧舜,堕泪碑丰遗爱深。

胸中恨,待掀翻地轴,天堑须平。

神姿凛凛如生。

怪霜鬓婆娑无限情。

记奋髯十月,当年虎啸,攒眉万国,此日蜗争。

金字塔边,尼罗河畔,犹有不平风雨鸣。

君休矣,有列宁旗帜,谁敢骄兵。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8 06:56:09

原文展示

沁园春 列宁墓前作,一九五六年
作者: 白敦仁

天际钟声,净扫风埃,红场晚晴。
映宫城如削,苍苍茂树,熊罴严守,郁郁佳城。
草昧英雄,秕糠尧舜,堕泪碑丰遗爱深。
胸中恨,待掀翻地轴,天堑须平。
神姿凛凛如生。怪霜鬓婆娑无限情。
记奋髯十月,当年虎啸,攒眉万国,此日蜗争。
金字塔边,尼罗河畔,犹有不平风雨鸣。
君休矣,有列宁旗帜,谁敢骄兵。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列宁墓前的情景。天边的钟声响起,清扫了尘埃,红场的晚霞映照在宫城上,壮观如削。苍翠的树木郁郁葱葱,宛如熊罴般严密守卫着这座美丽的城市。
在这个历史的草莽之中,英雄被埋没,像是秕糠一般,尧舜之德在泪水中流淌,丰碑记录着他们深厚的遗爱。
内心的愤恨,期待着推翻地球的秩序,阻隔的河流也必须平坦。
那神态如生,白霜般的鬓发在无限的情感中摇曳。
回忆起十月的激情,彼时的虎啸声震撼万国,如今却是争斗如蜗。
金字塔旁,尼罗河畔,依然有不平之声在风雨中鸣响。
你已安息,列宁的旗帜高扬,谁敢轻言武力?


注释

字词注释

  • 天际:天边,天空的边缘。
  • 净扫:清扫、净化。
  • 红场:指莫斯科的红场,列宁墓所在地。
  • 熊罴:形容严厉守卫的样子。
  • 草昧:指未开化的时代。
  • 秕糠:比喻无价值的东西。
  • 堕泪碑:指在此留下的感动与悲伤的记载。
  • 天堑须平:希望消除阻碍的障碍。
  • 怪霜鬓:形容年长者的白发。
  • 虎啸:形容强烈的斗志与激情。

典故解析

  • 尧舜:指中国古代的贤明君主,象征着理想的统治。
  • 十月:暗指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激情与斗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敦仁,近现代诗人,关注社会变革与历史巨变,作品多反映时代背景和革命精神。

创作背景
创作于1956年,正值冷战时期,世界政治格局剧变,诗人在列宁墓前感怀历史,表现对英雄的追思与现实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沁园春》以列宁墓为背景,凝聚了对历史与英雄的沉思。诗人通过描绘红场的景象,表达了对过去革命精神的追忆与对未来的希冀。钟声的响起,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清扫了历史的尘埃,映照出宫城的庄严与伟大。苍翠的树木和严密的守卫,体现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与捍卫。

诗中的“草昧英雄,秕糠尧舜”一句,揭示了历史的无情,许多英雄被遗忘,而真正的英雄却在泪水中流淌。诗人心中积聚的愤恨,期待改变现状,推翻不公。在“君休矣,有列宁旗帜”中,列宁不仅是历史的象征,更是一种信仰与力量的代表,激励着后人继续追求理想与正义。

整首诗在情感上充满了激昂与不屈,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与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际钟声,净扫风埃:天空传来的钟声,清扫了尘埃,象征着历史的洗礼。
  • 映宫城如削,苍苍茂树:红场的晚霞映照着如削的宫城,苍翠的树木象征着坚韧与守护。
  • 草昧英雄,秕糠尧舜:许多历史英雄被埋没,真正的贤明统治者却难以找到。
  • 堕泪碑丰遗爱深:在泪水中留下的丰碑,深刻记录着那些伟大的遗爱。
  • 胸中恨,待掀翻地轴:内心的愤怒期待着推翻现有的不公。
  • 神姿凛凛如生:英雄的精神依旧如生,令人敬仰。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牛羊成群,草昧英雄”将历史英雄比作草地上的牛羊,强调其被遗忘的命运。
  • 对仗:例如“君休矣,有列宁旗帜”表现出对比与对照的艺术效果。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对英雄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期盼,强调了不屈不挠的斗志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钟声: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洗礼。
  • 红场:象征革命的圣地与英雄的集结地。
  • 苍苍茂树:象征坚韧与希望的生命力。
  • 列宁旗帜:象征着革命理想与力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净扫风埃”意指什么?
    A. 清扫历史的尘埃
    B. 清扫红场的垃圾
    C. 清除风的影响

  2. “胸中恨,待掀翻地轴”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对历史的无奈
    B. 对现状的不满
    C. 对未来的希望

  3. 诗中提到的“列宁旗帜”象征着什么?
    A. 个人英雄
    B. 革命的信仰与力量
    C. 历史的终结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长恨歌》:白居易的名作,表现对历史人物的思考与情感。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作品,描绘自然与人情的融合。

诗词对比

  • 与毛泽东的《浪淘沙·北戴河》比较:同样表现了对历史的感悟与对未来的展望,但风格与情感基调略有不同。

参考资料

  • 《近现代诗词研究》
  • 《中国革命诗歌史》
  • 《白敦仁文集》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送苏伯达之官西安七首 再上闾丘通牧少卿 德麟以书相招云已与潘仲宝在中庐可自酇来同 锺山钟 丙子岁三月十有二日游嵩山宿峻极中院时天气 王实洗儿歌 鸣琴泉 孟浩然故居 绿鸭亭 吕颜野饮醉中寄五绝句次其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言简意明 资浅望轻 如梦如醉 包含骠的词语有哪些 火言火又念什么字?火言火又的拼音及写法详解 曰字旁的字 奸市 搅海翻天 晚秋 尸字头的字 苗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苗字旁的字 陛戟 两点水偏旁汉字大全_两点水常用字详解 他乡遇故知 一个皮一个页读什么字_一个皮一个页的拼音与写法详解 垂荣 匸字旁的字 页字旁的字 女字旁的字 悬繁体字怎么写?悬字繁体书写详解_汉字繁体学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