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57: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57:16
定风波(杜鹃花)
辛弃疾 〔宋代〕
百紫千红过了春。
杜鹃声苦不堪闻。
却解啼教春小住。
风雨。
空山招得海棠魂。
一似蜀宫当日女。
无数。
猩猩血染赭罗巾。
毕竟花开谁作主。
记取。
大都花属惜花人。
春天过去了,百花盛开,色彩缤纷。杜鹃的哀鸣让人难以忍受,它却在春的最后时光教会人们珍惜。风雨交加,空山上似乎能招来海棠的灵魂。那情景宛如蜀宫中的女子,绚丽多姿。无数的花朵,仿佛猩红的血染透了华丽的绸缎。究竟花儿的盛开由谁来主宰呢?请记住,所有的花都属于那些爱惜花的人。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亦擅长诗、文。他的词风豪放激昂,内容多描绘个人情感与家国情怀,常反映时代的动荡与英雄的渴望。
《定风波(杜鹃花)》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辛弃疾作为一名抗金的词人,通过对杜鹃花的描写,传达出对美的追求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辛弃疾的《定风波(杜鹃花)》在形式上使用了词的自由流畅,内容上则通过对杜鹃花和其他花卉的描绘,表达了对春天的留恋与对生命短暂的感慨。诗中,杜鹃的声音不仅是自然的象征,更是情感的寄托,传达出一种哀怨的情绪。诗人通过“百紫千红”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繁华与美丽,但随即又指出杜鹃的哀鸣,突显了生命的无常与美的短暂。
“空山招得海棠魂”一语,将自然与人事相结合,海棠的魂魄仿佛在空山中飘荡,既是对花的惋惜,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忆和向往。而“毕竟花开谁作主”则引发对生命主宰的思考,表达了对生命自由与无奈的感叹。
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辛弃疾对生活的深刻洞察与对美的执着追求,体现了他作为一位伟大词人的独特风格。
这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生命短暂与美好事物的珍惜,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怀与对花的倾慕,同时也引发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辛弃疾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他对美的执着和对生活的深邃理解。
诗中提到的鸟是哪个?
A. 燕子
B. 杜鹃
C. 喜鹊
D. 麻雀
诗人通过什么意象来表达对春天的留恋?
A. 海棠
B. 杜鹃
C. 桃花
D. 柳树
诗中提到的“猩猩血染赭罗巾”意指什么?
A. 美丽
B. 哀愁
C. 生命的珍贵
D. 短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