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16:57:32
临高台,高台迢遰绝浮埃。
瑶轩绮构何崔嵬,鸾歌凤吹清且哀。
俯瞰长安道,萋萋御沟草。
斜对甘泉路,苍苍茂陵树。
高台四望同,帝乡佳气郁葱葱。
紫阁丹楼纷照耀,璧房锦殿相玲珑。
东弥长乐观,西指未央宫。
赤城映朝日,绿树摇春风。
旗亭百隧开新市,甲第千甍分戚里。
朱轮翠盖不胜春,叠榭层楹相对起。
复有青楼大道中,绣户文窗雕绮栊。
锦衾夜不襞,罗帷昼未空。
歌屏朝掩翠,妆镜晚窥红。
为君安宝髻,蛾眉罢花丛。
尘间狭路黯将暮,云间月色明如素。
鸳鸯池上两两飞,凤凰楼下双双度。
物色正如此,佳期那不顾。
银鞍绣毂盛繁华,可怜今夜宿娼家。
娼家少妇不须颦,东园桃李片时春。
君看旧日高台处,柏梁铜雀生黄尘。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16:57:32
临高台,高台迢遰绝浮埃。瑶轩绮构何崔嵬,鸾歌凤吹清且哀。俯瞰长安道,萋萋御沟草。斜对甘泉路,苍苍茂陵树。高台四望同,帝乡佳气郁葱葱。紫阁丹楼纷照耀,璧房锦殿相玲珑。东弥长乐观,西指未央宫。赤城映朝日,绿树摇春风。旗亭百隧开新市,甲第千甍分戚里。朱轮翠盖不胜春,叠榭层楹相对起。复有青楼大道中,绣户文窗雕绮栊。锦衾夜不襞,罗帷昼未空。歌屏朝掩翠,妆镜晚窥红。为君安宝髻,蛾眉罢花丛。尘间狭路黯将暮,云间月色明如素。鸳鸯池上两两飞,凤凰楼下双双度。物色正如此,佳期那不顾。银鞍绣毂盛繁华,可怜今夜宿娼家。娼家少妇不须颦,东园桃李片时春。君看旧日高台处,柏梁铜雀生黄尘。
在这遥远高台上,仿佛与浮埃绝缘,瑶台华丽而高耸,乐声婉转而哀伤。俯瞰长安的道路,御沟草丛萋萋,斜对甘泉路,苍翠的茂陵树映入眼帘。四面八方皆可望见,帝乡的气息郁郁葱葱,紫色阁楼与红色楼阁交相辉映,珍珠房与锦绣殿相互辉映。东边是长乐观,西边是未央宫。红色城墙映着朝阳,绿树在春风中摇曳。旗亭与百条小巷开辟出新市,千栋高楼分隔出邻里。华丽的车轮和翠盖在春光中显得沉重,重重叠叠的楼阁相对而起。街道中还有青楼,绣窗雕栏美丽无比。夜晚的锦被未曾叠好,白天的罗帷仍未空。歌声轻掩翠屏,妆镜中映出晚红。为了你,我安好头饰,蛾眉不再花丛中游走。尘世的狭路在暮色中黯淡,云间的月色明亮如素。鸳鸯在池上双双飞舞,凤凰在楼下双双出入。世事如此,佳期难不顾。华丽的马鞍与车轮繁盛,今夜却可怜留宿于娼家。娼家的少妇不必愁眉苦脸,东园的桃李花开虽短暂。你看那昔日的高台,柏梁与铜雀已生满黄尘。
作者介绍:王勃(650年-676年),字子安,号靖庐,祖籍山西,后迁至南宁。王勃是初唐的著名诗人,以《滕王阁序》而闻名,是骈文的代表之一。他的诗词风格多样,兼具豪放与细腻,常常表现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王勃的青年时期,正值盛唐时期,社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王勃在经历了人生的起伏波折后,写下此诗,以高台为背景,表达了对长安繁华景象的怀念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临高台》是一首描绘长安景色与人生感悟的诗,诗中展现了王勃对繁华和历史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以“临高台”引入,营造出一种高远的视角,象征着远见卓识。接下来的描绘则展现了长安的繁华,瑶台高耸,乐声清丽,生动的描绘出长安的美景与繁华盛景。
通过对长安道、御沟草、甘泉路等特定地点的描写,王勃不仅展示了长安的壮丽,更通过对比反映了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沉淀,寄托了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逝去辉煌的惋惜。尤其是诗中“可怜今夜宿娼家”的句子,展现了王勃对浮华背后人情冷暖的深思,人生的繁华与落寞交织,形成鲜明的对比。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既有对繁华盛景的描绘,也有对人生起落的感慨,体现了王勃诗歌中常见的豪放与细腻的结合,令人深思不已。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长安的繁华与个人的感慨展开,展现了社会的繁荣与个人命运的无常,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以及对人生苦短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临高台》的作者是?
A. 李白
B. 王勃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高台”象征什么?
A. 远望的视角
B. 生活的繁华
C. 人生的悲凉
D. 以上皆是
“可怜今夜宿娼家”这句的情感表达了什么?
A. 对繁华的怀念
B. 对现实的无奈
C. 对爱情的追求
D. 对历史的感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