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喜陈儒珍来过》

时间: 2025-05-06 20:00:49

诗句

一住休言十日馀,几从门下望高车。

殷勤岂是爱留客,寥落近来成索居。

莞海秋风人去后,巴山夜雨梦回初。

多情见说城南路,杨柳千行绿渐疏。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20:00:49

原文展示

喜陈儒珍来过
作者: 谢铎 〔明代〕

一住休言十日馀,
几从门下望高车。
殷勤岂是爱留客,
寥落近来成索居。
莞海秋风人去后,
巴山夜雨梦回初。
多情见说城南路,
杨柳千行绿渐疏。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朋友陈儒珍来访的喜悦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提到自己已经在这里住了十天,不再提及长久的日子;常常透过门望着高大的车辆,期待友人的到来。热情的款待并不意味着我想要留住你,而是最近的日子变得孤寂。莞海的秋风,朋友离去后,夜雨中的巴山让我梦回往昔。多情的人们说城南的路上,杨柳成行,绿意渐渐稀疏。

注释

  • 十日馀:指在此地住了十天多。
  • 高车:高大的车,象征着贵人或重要的客人。
  • 殷勤:热情周到的款待。
  • 索居:孤独地居住,指最近的日子显得寂寞。
  • 莞海:指江南一带的海域,常与柔美的风景联系在一起。
  • 巴山:指四川的巴山,常用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 城南路:指城南的道路,象征着温情和回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谢铎,明代诗人,字君复,号青松,晚号天池。生于明代中期,文学才华出众,尤其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自然。他的诗作多描写山水风光和人情世故,体现出他对生活的热爱与观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谢铎与朋友相聚的时刻创作的,反映了他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离别的惋惜。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与人际关系,展现了他在社交生活中的情感体验。

诗歌鉴赏

《喜陈儒珍来过》是一首充满人情味的诗作,谢铎在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朋友来访的愉悦与久居后的孤寂,情感真挚而深邃。首联“一住休言十日馀”,开篇即以时间为引,表达了作者与陈儒珍相聚的日子,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友人到来的渴望与期待。而“几从门下望高车”,则传达出一种期盼的心情,期待着友人的到来。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谢铎巧妙地将殷勤的款待与孤独的心情结合,突显出人际关系中的复杂情感。

诗中“莞海秋风人去后,巴山夜雨梦回初”一句,描绘了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的交融。秋风送走了朋友,夜雨又勾起了他对往昔的追忆。这种景与情的结合,使得整首诗更具层次感,情感愈加深刻。

最后两句提到“城南路”,通过对杨柳景象的描写,象征着友情的深厚和岁月的流逝。整首诗在温柔的笔调中流露出对友谊的珍惜与对离别的伤感,展现了谢铎细腻的情感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住休言十日馀:作者在此地住了十天,提醒人们不要再提及时间的流逝。
  2. 几从门下望高车:常常从门口向外望,期待着高大的车子(象征重要的客人)来临。
  3. 殷勤岂是爱留客:热情周到的招待并不是希望留住你,而是反映出内心的孤独。
  4. 寥落近来成索居:最近的生活变得孤独,显得更加寂寞。
  5. 莞海秋风人去后:秋风拂过莞海,朋友离去后,感受到的孤寂。
  6. 巴山夜雨梦回初:夜雨中的巴山让人梦回最初的时光,充满对过往的怀念。
  7. 多情见说城南路:多情的人们提起城南的路,暗示着友情与回忆。
  8. 杨柳千行绿渐疏:杨柳成行,绿色渐渐稀疏,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事的变迁。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高车”比喻贵客,体现了对友人的重视。
  • 拟人:如“秋风人去后”,赋予风以人的情感,增强了孤寂的氛围。
  • 对仗:如“莞海秋风”与“巴山夜雨”,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来访的喜悦与离别后的孤独的对比,展现了深厚的友情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达了对朋友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思考。

意象分析

  • 高车:象征着尊贵的客人,代表着期待与重视。
  • 秋风:引发思乡之情,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杨柳:象征着友情的脆弱与流逝的岁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高车”象征什么?

    • A. 朋友的到来
    • B. 重要的客人
    • C. 交通工具
    • D. 自然景物
  2. “巴山夜雨”中的“夜雨”给人带来了什么感觉?

    • A. 欢乐
    • B. 寂寞
    • C. 平静
    • D. 忙碌
  3. 诗中提到的“城南路”象征了什么?

    • A. 友谊的深厚
    • B. 遥远的旅程
    • C. 城市的繁华
    • D. 自然的美丽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王勃
  • 《登高》 - 杜甫

诗词对比

  • 谢铎的《喜陈儒珍来过》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两首诗均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厚情谊,但谢铎更加注重友人来访的细腻情感,而王勃则通过送别的场景展现了对未来的思考与祝福。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谢铎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薜府判之广东 立春日 红梅十九首 其十八 索笋长句寄傅隐君 自崔镇至济州人情风俗可叹三十韵 过𣪁陵 江月楼 秋吟 其二 寄徐仲几 即事二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如兄如弟 三清殿 鹿伏鹤行 麥字旁的字 廉茂 影迹无端 订购 立刀旁的字 包含催的词语有哪些 凌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邑字旁的字 屎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戕身伐命 万象更新 包含钢的成语 小字头的字 大字旁的字 兴师问罪 马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