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1:31: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1:31:15
清江引·相思
作者:徐再思
相思有如少债的,每日相催逼。
常挑着一担愁,准不了三分利。
这本钱见他时才算得。
相思就像是欠了债,每天都被催促得很紧。
总是挑着一担忧愁,怎么也得不到一点好处。
这份情感只有在见到他的时候才能算作是有回报的。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词中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相思”这一主题在古代文学中广泛存在,常用于表达对爱人的深切思念,具有普遍的文化背景。
作者介绍:
徐再思,元代杂剧作家及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流畅的语言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了个人情感和社会生活,充满了生活的智慧和对人性的深刻观察。
创作背景:
《清江引·相思》创作于元代时期,社会动荡,个人情感往往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显得格外脆弱和无奈。诗人通过对相思之苦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渴望和追求。
《清江引·相思》以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描绘了相思之苦。诗的开头以“相思有如少债的”引入,形象地比喻了思念的无奈与迫切,突出了情感的沉重感。诗人将相思比作债务,显示出情感的负担和压力。接着,诗人提到“常挑着一担愁”,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感受,表达出思念带来的心灵负担,使人无法释怀。最后一句“这本钱见他时才算得”则暗示了相思的回报是多么渺小和不确定,情感的投入与得不到的回报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对爱恋的苦闷和无奈。
整首诗在情感上极具共鸣,深刻揭示了人们在爱情中的脆弱与渴望,展现出一种对真爱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诗人不仅在字句上追求简练,更在情感上追求真挚,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动。
逐句解析:
相思有如少债的,每日相催逼。
常挑着一担愁,准不了三分利。
这本钱见他时才算得。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相思之苦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和对现实无奈的感叹,展现了人们在爱情面前的脆弱与执着。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织,构成了一个关于爱情与思念的复杂情感世界。
诗词测试:
《清江引·相思》中的“相思”比作什么?
A. 钱财
B. 债务
C. 书籍
D. 友情
诗中提到“常挑着一担愁”,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愉悦
C. 负担
D. 轻松
诗的最后一句“这本钱见他时才算得”意指什么?
A. 见面时才有回报
B. 永远不会见面
C. 投资无回报
D. 见面就能发财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徐再思的《清江引·相思》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均表达了对孤独和思念的感受,但徐再思的作品更加侧重于相思带来的压迫感,而李白则反映了在孤独中寻找自我情感的状态。
通过这些资源,读者可以进一步深入了解徐再思及其作品的背景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