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50: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50:39
望江南六首选四 其三
作者:丰子恺
空袭也,炸弹向谁投?
怀里娇儿犹索乳,
眼前慈母已无头,
血乳相和流。
空袭的轰炸,炸弹到底投向谁呢?
怀里的小儿仍在索要母乳,
而眼前的慈母却已失去了头颅,
鲜血与乳汁混合在一起流淌。
丰子恺(1898-1975),原名丰润,字子恺,江苏无锡人。丰子恺是一位著名的画家、散文家、漫画家和诗人。他的作品多关注生活中的细节,表达对人性的关怀和对社会的思考。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此诗作于抗日战争时期,正值中国遭受外敌侵略、民众苦难之时。丰子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战争无情的控诉和对母爱的深刻思考,反映了那个时代人民的苦楚和无奈。
丰子恺的《望江南六首》中的这一首,深刻地揭示了战争带来的悲剧与人性的悲惨。诗的开头以“空袭也,炸弹向谁投?”引入,似乎是对战争的质问,暴露出战争的无情与残酷。接下来的描写以对一个母亲的悲惨遭遇为中心,怀里的小儿仍在索要乳汁,而母亲却已无头,生死未卜,鲜血与乳汁混合,形成了一幅惨烈的画面。这种对比不仅突显了母爱的伟大,也深刻揭示了战争对家庭和人性的摧残。
全诗以极简的语言,浓缩了战争的残酷和无辜者的痛苦,情感真挚而强烈,读者无不为之动容。丰子恺通过这种极端的意象,警醒世人:战争剥夺的不仅是生命,还有爱与希望。诗中所流露的悲愤之情,正是对那个时代无辜受难者的深切同情与哀悼。
整首诗深刻揭示了战争带来的悲剧,反映了对母爱的深刻思考与对生命的珍视。通过对一个母亲与孩子的描写,表达了对战争的控诉和对无辜者的同情。
诗中提到的“娇儿”指的是谁?
a. 年长者
b. 婴儿
c. 战士
诗句“眼前慈母已无头”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无奈与悲痛
c. 兴奋
“血乳相和流”中的“血”与“乳”分别象征什么?
a. 战争与和平
b. 生命与死亡
c. 爱与恨
答案:
丰子恺的此诗与杜甫的《春望》有相似之处,都是在描写战争带来的苦痛与对家庭的思念。杜甫在《春望》中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表达了国破家亡的悲痛,而丰子恺则通过对母子关系的描写,进一步突显了战争对个体的摧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