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10: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10:01
折桂令·平生不会相思
作者: 徐再思 〔元代〕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
空一缕馀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
证候来时,正是何时?
灯半昏时,月半明时。
这一生我从未懂得相思,等我懂得相思时,却又被其所苦。
我的身体如浮云飘荡,心情如飞絮散乱,气息如游丝般细弱。
只留下这一缕余香在身边,盼望那千金游子在哪里呢?
相思的情绪来时,究竟是什么时候?
灯光昏暗时,月亮明亮时。
徐再思,元代诗人,号云间居士,江南人。他的诗词多以情感细腻、意境悠远著称,尤其擅长表达离愁别绪和爱情的苦恼。
《折桂令·平生不会相思》写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多感孤独与思念。诗中表现出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的苦楚与对理想爱情的追求。
《折桂令·平生不会相思》通过对相思之苦的描写,展现出诗人对爱情的复杂情感。开头以“平生不会相思”自述,透露出诗人对感情的无奈,似乎在说:自己曾是无情无义的,但一旦懂得了爱,便被其深深困扰。接着,诗人用“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将自己的状态比作柔弱不堪的浮云与飞絮,展现出内心的无助与飘荡。接下来,“空一缕馀香”一句,既是对逝去爱情的怀念,也隐喻着对远方游子的思念。最后两句,通过灯光与月亮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朦胧的夜晚气氛,令人联想到相思情愫在此时此刻的加深。整首词情感细腻、意象生动,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深刻理解与感受。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爱情的渴望与相思带来的苦楚,展现了人们在爱情面前的脆弱与无奈。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让读者感受到那种深刻的思念与孤独。
诗句“身似浮云,心如飞絮”中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排比
B. 比喻
C. 拟人
“盼千金游子何之”中的"千金游子"指代什么?
A. 贫穷的人
B. 远方的情人
C. 家中的亲人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自然风景
B. 对爱情的思考与相思
C. 生活的琐碎
与徐再思的《折桂令》相比,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现了女子对爱情的思念与无奈,但李清照的笔调更加柔婉,情感更为细腻,展现出女性特有的温柔与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