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4 15:03: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4 15:03:11
送崔明府赴青城
清冬宾御出,蜀道翠微间。
远雾开群壑,初阳照近关。
霜潭浮紫菜,雪栈绕青山。
当似遗民去,柴桑政自闲。
在清冷的冬日,宾客随皇帝出行,蜀道在翠绿的山间蜿蜒。远处的雾气在山谷中散去,初升的阳光洒在附近的关口。霜冻的潭水上漂浮着紫色的菜叶,雪覆盖的栈道环绕着青山。想必就像那些流亡的百姓离去了一样,柴桑的政务变得闲适。
“遗民”一词常用于形容在战乱中流离失所的百姓,反映出诗人对民生的关怀。柴桑是历史上一个有名的地方,和田园生活有密切关系,代表安宁与闲适的政治环境。
作者介绍:耿湋,字子昭,唐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他的诗常带有哲理,表达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唐代中期,正值社会动荡,诗人以此诗送别朋友崔明府,表达对友人的祝福,同时也隐含了对政治的思考,反映了当时官场的复杂和民生的疾苦。
这首诗以清冬的景象为背景,描绘了蜀道的风光与人文情怀,浓厚的自然气息中蕴含着对政治的反思。开篇即以“清冬”点明季节,给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感觉。接着描绘蜀道的青翠,展现了自然之美与生命的韧性。诗中“远雾开群壑”展现出一种恍惚的意境,似乎在暗示着人们对未来的迷茫与期待。
“霜潭浮紫菜,雪栈绕青山”两句,细腻地刻画了冬季的景象,同时通过紫菜和雪栈的对比,营造出了一种和谐的氛围,似乎在暗示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最后两句中,诗人以“遗民去,柴桑政自闲”来表达对流亡者的同情,对政局的思考,透出一种淡淡的无奈与希望。
整首诗结合了自然景色与人文关怀,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的关注与对友人的祝福,既有视觉的享受,又引发人们对现实的深思,是一首具有深层含义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风光,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同时也流露出对社会现状的关怀,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蜀道”指的是哪个地方?
“初阳照近关”中的“初阳”指的是什么?
诗句“当似遗民去”的意思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