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晴望汉川》

时间: 2025-04-25 04:50:31

诗句

城头看雨霁,天地若新浴。

晚容变云霞,秋意著草木。

四时易迁改,万事苦迫促。

旧山何日归,三径有松菊。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4:50:31

原文展示:

晴望汉川 文同 〔宋代〕 城头看雨霁,天地若新浴。 晚容变云霞,秋意著草木。 四时易迁改,万事苦迫促。 旧山何日归,三径有松菊。

白话文翻译:

我在城头观赏雨后的晴朗,天地间仿佛刚刚沐浴过一般清新。 傍晚时分,云霞变换着容颜,秋意渐渐在草木间显现。 四季更迭,时光匆匆,世间万事总是让人感到紧迫。 我那旧时的山林,何时才能回归,那里的小径旁还留有松树和菊花。

注释:

字词注释:

  • 雨霁:雨停后天气转晴。
  • 新浴:比喻天地经过雨水的洗涤,显得格外清新。
  • 晚容:傍晚的景象。
  • 变云霞:云霞的颜色和形状发生变化。
  • 秋意:秋天的气息。
  • 著:附着,此处指秋意在草木上显现。
  • 四时:四季。
  • 迁改:变化。
  • 苦迫促:感到时间紧迫,生活忙碌。
  • 旧山:指作者曾经居住或向往的山林。
  • 三径:指家园的小路,典出东汉蒋诩隐居后,在院中开辟三条小路,只与求仲、羊仲二人交往。
  • 松菊:象征高洁和坚韧,常用来比喻隐士的品格。

典故解析:

  • 三径:出自东汉蒋诩的故事,他隐居后在院中开辟三条小路,只与求仲、羊仲二人交往,后世用“三径”指代隐士的居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淮阳)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城头观赏雨后晴朗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透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繁忙世事的厌倦,体现了作者渴望回归自然、追求心灵宁静的愿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雨后晴朗的景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天地间的清新与美丽。首句“城头看雨霁,天地若新浴”,用“新浴”比喻雨后的天地,形象生动地表达了雨后世界的清新与洁净。接着,“晚容变云霞,秋意著草木”进一步描绘了傍晚时分云霞的变幻和秋意在草木间的显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氛围。

后两句“四时易迁改,万事苦迫促”,则转向了对时光流逝和世事繁忙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变化的敏锐感受和对人生忙碌的厌倦。最后两句“旧山何日归,三径有松菊”,则抒发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够回归自然,享受宁静与自由。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生感慨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城头看雨霁,天地若新浴”:作者站在城头,观赏雨后的晴朗,天地间仿佛刚刚沐浴过一般清新。这里用“新浴”比喻雨后的天地,形象生动。
  2. “晚容变云霞,秋意著草木”:傍晚时分,云霞变换着容颜,秋意渐渐在草木间显现。这里通过云霞的变幻和秋意的显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氛围。
  3. “四时易迁改,万事苦迫促”:四季更迭,时光匆匆,世间万事总是让人感到紧迫。这里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世事繁忙的厌倦。
  4. “旧山何日归,三径有松菊”:我那旧时的山林,何时才能回归,那里的小径旁还留有松树和菊花。这里抒发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够回归自然,享受宁静与自由。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天地若新浴”,用“新浴”比喻雨后的天地,形象生动。
  • 拟人:如“晚容变云霞”,将云霞拟人化,形容其变幻的容颜。
  • 对仗:如“四时易迁改,万事苦迫促”,通过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雨后晴朗景象的描绘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透露出对繁忙世事的厌倦和对心灵宁静的追求,体现了作者渴望回归自然、追求内心平和的愿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雨霁:雨停后天气转晴,象征着清新和洁净。
  • 新浴:比喻天地经过雨水的洗涤,显得格外清新。
  • 云霞:傍晚时分的云霞,象征着美丽和变幻。
  • 秋意:秋天的气息,象征着成熟和收获。
  • 松菊:象征高洁和坚韧,常用来比喻隐士的品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天地若新浴”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A

  2. 诗中“三径有松菊”中的“三径”出自哪个典故? A. 东汉蒋诩 B. 西汉张良 C. 唐代李白 D. 宋代苏轼 答案:A

  3. 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生活的向往? A. 繁华都市 B. 隐逸山林 C. 官场生涯 D. 商业贸易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金橙径》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文同的《晴望汉川》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文同的诗更多地透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世事繁忙的厌倦,而王维的诗则更多地展现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文同诗集》
  • 《苏轼诗集》

相关查询

次韵校书孔彦常校资治通监作 次韵邓正字慎思秋日同文馆九首 其一 蓦山溪(和王定国朝散忆广陵) 拟古六首上鲜于大夫子骏其三庭前有奇树 郊居与八弟无斁读书 晚春二首一 五丈渠 呈毅父提刑 叙旧感怀呈提刑毅父并再和六首 次韵李秬新移牡丹二首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纠戮 乳跽 马字旁的字 近水楼台 无语 豕字旁的字 年丰岁稔 离经叛道 超然绝俗 乛字旁的字 緑筠 门到户说 镸字旁的字 恢台 齐字旁的字 包含蕴的词语有哪些 嵌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