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四月五日早晴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5-23 07:38:43

诗句

老病犹朝朔,华颠尚著冠。

马头收雨去,湖面拍堤寒。

鸟作乡关语,花如梦寐看。

晚来还倚杖,看日下栏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07:38:43

原文展示:

老病犹朝朔,华颠尚著冠。
马头收雨去,湖面拍堤寒。
鸟作乡关语,花如梦寐看。
晚来还倚杖,看日下栏干。

白话文翻译:

虽然年老多病,依然在清晨时分迎接新的一天;头上的华冠依旧光鲜。
雨过天晴,马头已朝着远方走去,湖面上波浪拍打着堤岸,带来一丝寒意。
鸟儿在鸣叫,似乎在诉说故乡的情绪,花儿在梦中似乎显得更加美丽。
到了傍晚,我仍然倚着拐杖,静静地看着夕阳落下,映照着栏杆。

注释:

  • 老病:老年和疾病,暗示诗人的身体状况。
  • 朝朔:早晨,尤其是指初升的太阳。
  • 华颠:华丽的头冠,象征着地位或荣华。
  • 马头:指马的前面,常用以形容离去的方向。
  • 拍堤寒:湖面波浪拍打堤岸,带来寒意,描绘自然景色的清冷。
  • 乡关语:鸟鸣似乎在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 梦寐看:在梦中看到的景象,形容花的美丽如梦一般。
  • 倚杖:用拐杖支撑,表明年老体弱的状态。
  • 栏干:栏杆,通常指阳台或河边的栏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周紫芝(生卒年不详),字文奎,号梅溪,宋代诗人,擅长诗、词,文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四月初五,正值春季,万物复苏,诗人以自己的身体状态为背景,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蕴含着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反思和对美好瞬间的珍惜。

诗歌鉴赏:

《四月五日早晴二首 其一》是一首表现春日清晨的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个人心境与自然的和谐。诗的开头以“老病犹朝朔”引入,透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尽管年事已高,依然保持着迎接新一天的态度,显示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接下来的几句描绘了雨后清晨的自然景象,马头收雨去,湖面拍打着堤岸,形成了生动的画面,给人一种清新而寒冷的感觉。诗中“鸟作乡关语”一句,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鸟鸣声仿佛在诉说着诗人内心的情感。

最后两句则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的氛围,诗人在傍晚时分靠在栏杆上,静静地看着夕阳的余晖,充满了淡淡的惆怅与对生命流逝的思考。整首诗在自然美的描绘中,融入了个人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老病犹朝朔:尽管年老多病,但依然在清晨迎接新的一天,表现出诗人不屈的精神。
  2. 华颠尚著冠:头上的华冠依旧光鲜,象征着身份与荣华,暗示诗人内心的坚持。
  3. 马头收雨去:雨后马匹朝着远方走去,描绘出雨后的清新与动感。
  4. 湖面拍堤寒:湖面波浪拍打着堤岸,带来一丝寒意,营造出一种清冷的环境。
  5. 鸟作乡关语:鸟鸣似乎在诉说着故乡,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6. 花如梦寐看:花的美丽如梦境般迷人,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7. 晚来还倚杖:傍晚时分仍然依靠拐杖,表现出诗人身体的虚弱。
  8. 看日下栏干:静静地看着夕阳落下,营造出一种宁静与沉思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花如梦寐看”,将花的美丽比作梦境,增强了意象的生动性。
  • 拟人:鸟鸣似乎在诉说乡关,赋予鸟儿人性化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字句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春日的清晨,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同时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思考与对故乡的思念,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意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朝朔:象征新生与希望,代表着春天的到来。
  2. 华颠:象征地位与荣耀,暗示尽管年老,仍保持风度。
  3. 雨与湖面:雨后清晨的景象,象征生命的清新与生机。
  4. 鸟与花:鸟儿代表思乡之情,花朵象征美好与梦幻。
  5. 夕阳: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沉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周紫芝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华颠”指的是什么?

    • A. 头上的华冠
    • B. 乡间的花
    • C. 夕阳的光辉
    • D. 大海的波涛
  3. “鸟作乡关语”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思念?

    • A. 自然
    • B. 家乡
    • C. 朋友
    • D. 爱情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春夜宴桃李园序》
  • 杜甫《春望》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可以与李白的《静夜思》进行对比,李白通过对月光的描绘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周紫芝对鸟鸣和花朵的描写形成呼应。两者都体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情感,但表达方式和意象有所不同,李白更为直接,而周紫芝则通过自然景象隐晦表达。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全集》
  • 《诗词解析与鉴赏》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鱼上冰 次曾守初太守游山庄诗韵 江右闱中次答吴大参中秋韵 马兰花 卖花声 与杏林谈禅作禅语赠之 汾源杂诗 题驿壁 花朝同林坦庵诸子集王蔗庵谁园饯谈蘧怀之京口次留别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振聋启聩 爻字旁的字 玉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文章憎命 进序 黹字旁的字 包含凤的词语有哪些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四点底的字 湖结尾的成语 桀傲不驯 鲙虫 瞥觛 黽字旁的字 河海不择细流 奸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齒字旁的字 不痒不痛 标定 放虎自卫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