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54: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54:32
《与党侍御》 ——元结〔唐代〕
众坐吾独欢,或问欢为谁。
高人党茂宗,复来官宪司。
昔吾顺元和,与世行自遗。
茂宗正作吏,日有趋走疲。
及吾污冠冕,茂宗方矫时。
诮吾顺让者,乃是干进资。
今将问茂宗,茂宗欲何辞。
若云吾无心,此来复何为。
若云吾有羞,于此还见嗤。
谁言万类心,闲之不可窥。
吾欲喻茂宗,茂宗宜听之。
长辕有修辙,驭者令尔驰。
山谷安可怨,筋力当自悲。
嗟嗟党茂宗,可为识者规。
众人聚坐,我独自欢喜,有人问我欢喜的原因。
高人党茂宗,刚刚被任命为官员。
昔日我顺应“元和”之治,与世俗自我疏远。
而茂宗如今正担任小吏,日复一日地奔波疲惫。
当我蒙冕戴冠时,茂宗才刚好适应这个时代。
那些嘲讽我谦让的人,正是为了获取升迁的资历。
今天我想问茂宗,茂宗打算如何回答。
如果他说我无心,那么他此行又为何而来。
如果他说我羞愧,那我在这里还会被嘲笑。
谁能说万物的心思,闲置之事是不可窥探的呢?
我想对茂宗说明一些道理,茂宗应该听取。
长辕车有修整的车辙,驾驭者自会让其迅速前行。
山谷之中怎么能怨恨,力量的悲伤应自感。
可惜啊党茂宗,可以为明理者所规劝。
元结(约660年-738年),字子华,唐代诗人,号称“诗宗”,以诗风清新、意境深远而著称。元结的诗作多关注个人情感及社会现象,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与党侍御》创作于唐代,反映了诗人在官场中的感受与思考,表达了对当时政治风气的批判与对朋友的劝诫。通过与党茂宗的对话,展现了对个人心态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
《与党侍御》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的冷静观察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诗中,诗人独自欢喜,引发他人探询,这一细节暗示出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自由的向往。党茂宗作为高人,虽然被任命为官,但实际上也只是日复一日地奔波,暗示官场的辛苦与无奈。
诗中多次提到“心”,不仅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思考,也反映了对他人内心世界的探求。通过对茂宗的质问,诗人希望揭示出真正的心声,反映出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困境。
后半部分的“长辕有修辙,驭者令尔驰”与“筋力当自悲”,展现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反思以及对未来的期望。在充满竞争与压力的官场中,诗人呼唤人们要有清醒的认识,才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
众坐吾独欢,或问欢为谁。
众人聚席,我却独自欢喜。有人问我欢喜的理由。
高人党茂宗,复来官宪司。
高人党茂宗刚刚被任命为宰相。
昔吾顺元和,与世行自遗。
过去我顺应元和之治,与世俗逐渐疏远。
茂宗正作吏,日有趋走疲。
而茂宗正任小吏,日复一日疲惫奔走。
及吾污冠冕,茂宗方矫时。
当我身负官职时,茂宗才刚好适应这个时代。
诮吾顺让者,乃是干进资。
嘲讽我谦让的人,正是为了自己的升迁。
今将问茂宗,茂宗欲何辞。
今天我想问茂宗,他准备如何回答。
若云吾无心,此来复何为。
如果他表示没有心思,那他此行又为何呢?
若云吾有羞,于此还见嗤。
如果他说有羞愧,那我在这里还会被嘲笑。
谁言万类心,闲之不可窥。
谁能说万物的心思,闲置之事是不可窥探的呢?
吾欲喻茂宗,茂宗宜听之。
我想对茂宗说明一些道理,茂宗应该听取。
长辕有修辙,驭者令尔驰。
长辕车有修整的车辙,驾驭者自会让其迅速前行。
山谷安可怨,筋力当自悲。
山谷之中怎么能怨恨,力量的悲伤应自感。
嗟嗟党茂宗,可为识者规。
可惜啊党茂宗,可以为明理者所规劝。
整首诗歌通过对党茂宗的探讨,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的思考和对个人内心的剖析。诗人以清醒的态度面对世俗,同时也对友人的劝诫表现出关心与期待,展现了人性中的复杂与矛盾。
诗中提到的高人是谁?
A. 元结
B. 党茂宗
C. 李白
D. 杜甫
诗人对官场的态度是?
A. 满意
B. 不满与反思
C. 绝望
D. 忽视
“长辕有修辙”表达了什么样的意象?
A. 没有方向
B. 有基础和方向
C. 浪费时间
D. 随意而行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