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08: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08:03
与瀼溪邻里
—— 元结
昔年苦逆乱,举族来南奔。
日行几十里,爱君此山村。
峰谷呀回映,谁家无泉源。
修竹多夹路,扁舟皆到门。
瀼溪中曲滨,其阳有闲园。
邻里昔赠我,许之及子孙。
我尝有匮乏,邻里能相分。
我尝有不安,邻里能相存。
斯人转贫弱,力役非无冤。
终以瀼滨讼,无令天下论。
以前因战乱艰难,我的家族南逃而来。
每天行走几十里路,喜欢你们这个山村。
山峰与谷地相映,谁家没有泉水呢?
修长的竹子多夹在路旁,扁舟都能顺利到达门前。
在瀼溪的曲岸上,阳光下有闲适的园子。
邻里曾经赠送给我,允诺会惠及我的子孙。
我曾经历过困乏,邻里能与我分享。
我曾有过不安,邻里能与我相存。
这些人如今虽然贫弱,劳作并非没有冤屈。
最终在瀼溪边争讼,却不让天下人评说。
元结(约公元 779年-约830年),字子厚,唐代诗人,著有《元氏家训》。他一生多游历,对南方山水情有独钟,作品多描写自然和乡村生活,情感真挚,细腻。
这首诗创作于元结南逃至山村后,因战乱而与邻里的亲密关系形成的感悟,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邻里的感激之情。
《与瀼溪邻里》表现了作者在动乱时期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与珍惜,同时也展现了邻里之间深厚的情谊。诗中“昔年苦逆乱,举族来南奔”开头即点明了背景,展示了因战乱导致的生活困境。在接下来的诗句中,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山村生活的热爱与依恋。 “爱君此山村”一语,传达出作者对乡村宁静的向往。
“邻里昔赠我,许之及子孙”一句,体现了邻里之间的互助精神,表现出人际关系的温暖。诗歌里描绘的自然景象与邻里情谊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和谐的生活画面。作者不仅表达了个人对乡村的依恋之情,更通过邻里间的相互支持,传达了人们在艰难时期应当团结互助的思想。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情的珍视,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表达了在动乱中对乡村生活的珍视和对邻里情谊的感激,体现了人们在困境中团结互助的精神,传达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中“昔年苦逆乱”所指的是:
诗中提到的“邻里”主要是指:
诗中“修竹多夹路”主要表现了什么意象?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