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31: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31:16
八月廿三日芙蓉花下留南宫岳山人饮明日岳山人过玉山南宫老矣不知复几聚首观花听琴情不能堪因赋长句并简玉山
芙蓉著花已烂熳,浊酒弹琴聊少停。 数声别鹄隔江渚,一醉秋天空玉瓶。 况当宾客欲行迈,忍使风雨即飘零。 攀条掇英重惆怅,但愿花开长不醒。
芙蓉花已经盛开得灿烂夺目,我们在这里停下,用浊酒和弹琴来稍作休息。 几声别鹄的鸣叫从江渚那边传来,我们一醉方休,仿佛秋天的天空都装进了玉瓶。 何况现在宾客即将离去,怎能忍受风雨带来的飘零之感。 攀折花枝,拾取花瓣,心中充满了惆怅,只愿这花开永远不凋谢,让我永远沉醉其中。
作者介绍:倪瓒(约1301-1374),元代著名诗人、画家,字元镇,号云林子,江苏无锡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山水诗和田园诗,作品多表现自然之美和隐逸之情。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倪瓒在八月廿三日与南宫岳山人相聚时所作。诗中描绘了芙蓉花下的聚会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惆怅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这首诗通过描绘芙蓉花下的聚会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惆怅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诗中“芙蓉著花已烂熳”一句,以芙蓉花的盛开来象征美好时光的短暂和珍贵。“数声别鹄隔江渚”和“攀条掇英重惆怅”则进一步以别鹄的鸣叫和攀折花枝的动作,来表达诗人对离别的无奈和惆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惆怅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芙蓉著花已烂熳”一句,芙蓉花象征了什么? A. 离别 B. 美好时光的短暂和珍贵 C. 友情的珍视 D. 风雨的飘零
诗中“数声别鹄隔江渚”一句,别鹄的鸣叫象征了什么? A. 离别的到来 B. 美好时光的留恋 C. 友情的珍视 D. 风雨的飘零
诗中“攀条掇英重惆怅”一句,通过什么动作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A. 饮酒 B. 弹琴 C. 攀折花枝 D. 听别鹄的鸣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