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45: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45:59
遣闷
作者: 杜甫 〔唐代〕
地阔平沙岸,舟虚小洞房。
使尘来驿道,城日避乌樯。
暑雨留蒸湿,江风借夕凉。
行云星隐见,叠浪月光芒。
萤鉴缘帷彻,蛛丝罥鬓长。
哀筝犹凭几,鸣笛竟沾裳。
倚著如秦赘,过逢类楚狂。
气冲看剑匣,颖脱抚锥囊。
妖孽关东臭,兵戈陇右创。
时清疑武略,世乱跼文场。
馀力浮于海,端忧问彼苍。
百年从万事,故国耿难忘。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广阔的沙岸上,舟船空虚如同小洞房一般的孤独感。尘土飞扬的驿道上,城市日间避开乌黑的船桅。酷热的雨水留下湿气,江风在傍晚带来一丝凉爽。流动的云星隐约可见,叠起的浪花在月光下闪烁。萤火虫在帷幕上照耀,蜘蛛丝缠绕在发上。悲伤的筝声依然倚在几案上,鸣笛声却沾湿了衣裳。倚靠着如同秦国的赘婿,偶然遇到如楚国的狂妄。心情激荡,仿佛在看剑匣,手指轻抚着锥囊。妖孽在关东散布恶臭,兵戈在陇右造成创伤。时局清明却令人怀疑武略,世道混乱让我难以施展文才。剩下的精力漂浮在海上,忧虑着向苍天发问。百年来经历万事,故国的情怀依旧难以忘怀。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他的一生经历了安史之乱等历史事件,饱受战乱之苦。他的诗歌以其深刻的社会关怀和人道主义精神著称,风格严谨,情感深邃。
创作背景: 《遣闷》创作于杜甫晚年,正值他流亡生涯的时期,身处战乱之中,心中忧虑重重。诗中表达他对故国的思念和对时局的无奈。
《遣闷》是一首充满孤独感和对时局思考的诗作。诗人在广阔的沙岸上,感受到的不是广阔的自由,而是无尽的孤寂。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展现出一种内心的压抑与无助。开头的“地阔平沙岸,舟虚小洞房”,对比中暗含着诗人的孤独和无奈,沙岸的广阔与船只的空虚形成鲜明对比。
随着诗的深入,诗人细腻地描绘出夏日的天气、江风带来的凉爽,以及夜晚星空的隐约美丽,仿佛是在用这些自然元素来抚慰内心的伤痛。然而,随之而来的“妖孽关东臭,兵戈陇右创”,则是对战乱的直接揭露,表现了诗人对社会动荡的深切忧虑。
整首诗在情感上有着强烈的对比和冲突,从自然的美到人世的愁苦,再到对故国的思念,体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最后一句“百年从万事,故国耿难忘”更是点出了诗人对家国的深情,百年人生,万事经历,唯有对故国的情感最为深刻,令人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时局动荡的无奈和忧虑,情感真挚而深沉。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杜甫被称为“诗圣”,他的别称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妖孽关东臭”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百年从万事,故国耿难忘”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