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05:33: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05:33:37
陆游的《杂书》原文如下: 一身顶踵无非病,两饭齑盐亦阙供。正可清言学夷甫,不须豪气似元龙。
整个人的身体从头到脚都充满了病痛,连两餐的粗粮和盐都难以供应。正好可以清白地谈论学问,如同夷甫(指苏轼),不必像元龙(指李白)那样豪气冲天。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他一生经历了多次战乱,深感国破家亡之痛,作品多表达忧国忧民的情怀,以豪放、激昂的风格见长。
《杂书》创作于陆游晚年。这一时期,陆游生活艰难,身心俱疲,常常反思自己的人生和理想。他在诗中表达了对生活困境的无奈和对理想的追求,体现了他对清白学问的渴望。
《杂书》展现了陆游对人生的深刻反思和对精神追求的执着。诗的开头描绘了自己的身体状况,使用“顶踵无非病”这一句,生动形象地传达了他满身病痛的无奈与苦楚。接着提到生活的困窘,连基本的饮食都难以保障,折射出他在晚年时的艰难处境。
诗的后半部分则通过对比,表达了他对学问的理解和向往。他渴望清白的学问,像苏轼那样,以诚恳和淡泊的态度对待知识,而不愿意像李白那样,仅仅追求浮华的豪情。这里反映了陆游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名利的淡薄。
这首诗不仅是个人生活的写照,更是对学术精神的追求和对人生哲理的感悟,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哲理,值得细细品味。
整首诗通过对自身困境的反思,表达了对学问的渴求和对理想的坚持,体现了作者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态度。
《杂书》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顶踵无非病”是形容什么?
诗中提到的“夷甫”指的是哪位诗人?
陆游与李白的作品风格形成鲜明对比。李白的诗歌豪放洒脱,常表达对自由和酒的向往;而陆游的诗作则更注重内心的体悟和对生活的反思,体现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切关怀。两者的不同,不仅在表达方式上,也在于他们对生活的态度和人生理想的追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