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30: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30:54
何幸调羹社稷臣,南来剖竹福斯民。
庭留冬日暄无告,面冷秋霜杜有因。
多士环桥邀雨化,老农鼓腹乐风淳。
文章太守挥毫处,衮起昌黎百代新。
真是幸运,能够调理国家政事的官员,从南方而来,剖竹为福,给予百姓福祉。
庭院里冬日的温暖无人诉说,面前却是秋霜的寒冷,杜甫的诗作自然有其缘由。
众多士人环绕在桥边,邀请春雨化解干旱,老农则是鼓腹而笑,享受这清新的风。
文章太守在此挥笔作画,仿佛是昌黎(杜甫)重现,带来百代的清新气象。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候麟勋,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常表现出对社会百态的关心与对民生的关注,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作者调任皖江,表达了他对新任职务的期待与对民生的关心,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环境和自然现象的影响。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调任皖江的情景,表达了他对民生的深切关怀和对政治责任的担当。首句“何幸调羹社稷臣”直接点出他的身份和责任,显示出他对国家事务的重视。接着“南来剖竹福斯民”则暗示了他期待为民众带来福祉的决心。诗中将冬日的温暖与秋霜的寒冷对比,反映出自然与人文的关系,体现了诗人对时节变迁的敏感和对生活的思考。随后,诗人描绘了士人和农民的生活场景,表现出一幅和谐的社会画面,士人与农民之间的互动,传达出一股温暖的人情味。最后两句“文章太守挥毫处,衮起昌黎百代新”将诗人自身的理想与历史的传承相结合,展现出对文学与历史的思考,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国家和民生的关心,展现出诗人作为地方官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也反映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景。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调羹”指什么?
A. 盛汤的器具
B. 治理国家的人
C. 一种乐器
答案:B
“庭留冬日暄无告”中的“暄”是什么意思?
A. 冷
B. 温暖
C. 干燥
答案:B
诗中提到的“昌黎”指的是哪位诗人?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郡伯刘怀翁移守皖江》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探讨两首诗中对民生的关注以及作者的责任感。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