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18: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18:19
自古多征战,由来尚甲兵。
长驱千里去,一举两番平。
按剑从沙漠,歌谣满帝京。
寄言天下将,须立武功名。
自古以来,战争频繁,战士们总是身披铠甲。
长途跋涉千里,最终能一次性平定两次叛乱。
在沙漠中握剑,帝都的歌谣响彻。
希望天下的将领,都能立下赫赫战功。
诗中提及的“征战”、“甲兵”是古代战争常见的主题,反映了唐代盛世时期士人对武功的崇尚和对将领的期望。这种思想也与历史上唐代的军事成就和开疆拓土有关。
作者介绍:张祜是唐代著名诗人,生活在唐代中期,曾任职于朝廷。他的诗风清新自然,作品多描写生活和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盛世,国家强盛,战争频繁,诗人借古人之言,表达对将领的期望与鼓励。
《采桑》以古代战争和将领为主题,表现了诗人对武功的尊重和对战争胜利的渴望。诗中通过描绘征战的场景,展现了将领们的英勇与豪情。首句“自古多征战,由来尚甲兵”引入全诗,强调了战争的历史传统和将领的重要性。接下来的“长驱千里去,一举两番平”则描绘了将领在战场上的英勇行动,表现出对胜利的渴望和对将领的期待。诗的最后两句“寄言天下将,须立武功名”更是直白地抒发了对将领立功的希望,强调了武功对获得荣誉的重要性。
整首诗气势磅礴,激昂向上,充分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将领的热爱与期盼,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对于军事和战争的重视。这种对武功的推崇在唐代诗歌中较为常见,体现了古人对英雄主义的崇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传达了对武功的重视、对将领的期望,以及对国家安宁的渴望,体现了古代士人对英雄的崇拜与对和平的向往。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尚甲兵”指的是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对将领的什么期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