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56: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56:32
紫玉屏风敬佛筵,
诸峰如笏上青天。
偶来山寺空无主,
惊起白猿松际眠。
在紫玉屏风前设立佛教的筵席,
众多山峰如同神州之笏,直插云天。
偶尔来到这山寺,却空无一人,
惊动了松树间安睡的白猿。
本诗通过描绘山寺的清幽和自然的安静,表达了诗人对佛教和自然的敬仰。紫玉屏风和佛筵的设置暗示了对佛教的尊重,而“惊起白猿”的意象则表明了山寺的空寂和与自然的和谐。
蒋超,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资料相对较少,但他的诗作多以山水、佛教为题材,具有清新自然的风格和深刻的哲理内涵。
此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士人对佛教文化的关注与向往。在山寺中,诗人与自然的静谧相结合,表达了对世俗烦恼的超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文殊院》是一首蕴含丰富情感的山水诗。诗的开头通过“紫玉屏风敬佛筵”描绘出一种庄重而神圣的氛围,仿佛在讲述一个庄严的宗教仪式。诗人用“诸峰如笏上青天”将高耸的山峰与古代官员的礼器相提并论,展现出自然的雄伟与人类文化的结合。接下来的“偶来山寺空无主”则让人感受到一种孤寂的美,寺庙的空无不仅是人去楼空的景象,也是对世俗纷扰的超脱。最后一句“惊起白猿松际眠”,将自然的生灵与人的情感结合在一起,白猿的惊起是诗人在此处的心灵共鸣,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整体而言,诗中充满了对自然与佛教的敬仰,体现了诗人渴望内心平静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佛教文化与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烦恼的超脱。通过对山寺的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佛教的和谐关系,彰显了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诗中“紫玉屏风”意指:
诗中“诸峰如笏”表达了什么?
诗中“空无主”指的是什么?
答案:
对比蒋超的《文殊院》和王维的《鹿柴》,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但王维的诗更侧重于自然的描绘,而蒋超则融合了佛教的意象,体现出一种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