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08:04: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8:04:04
孤灯掩虚室,独枕抚空床。
客寐何缘假,秋宵一倍长。
离怀江水急,薄命柳条黄。
西月横天落,乌啼满树霜。
在空荡荡的房间里,孤灯微弱地照亮着,独自一人枕着空床。旅客为何在梦中寄托情感,这秋夜显得格外漫长。离愁别绪,江水奔流不息,命薄如柳条,渐渐变黄。西天的明月横挂落下,乌鸦在霜满树的夜晚悲鸣。
作者介绍:吴稼竳(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涉及人生感悟与自然描绘。他的作品以情感细腻、意象丰富著称。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一个秋夜,诗人因旅途孤寂而生感慨,反映了他对离别、孤独和人生无常的思考。诗中深沉的情感与秋夜的萧瑟相结合,营造出浓厚的思乡和离愁氛围。
《秋夜有怀》以秋夜为背景,通过孤独的灯光、空床和奔流的江水,展现了一种深切的孤寂感。诗人在描绘自身的孤独时,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人内心的情感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充满悲凉气息的画面。
首联“孤灯掩虚室,独枕抚空床”通过简单的陈述,展现了诗人置身于空荡房间中的孤独情境。孤灯的微弱光芒似乎无法驱散内心的寂寞,空床更是强调了孤独的深度。
接下来的两句“客寐何缘假,秋宵一倍长”则引入了时间的概念。客人在梦中寄托情感,却又因秋夜的漫长而感到无尽的孤独与思念。这里不仅有对夜晚的感叹,还有对人生苦短、离别难忍的哲理思考。
后两句“离怀江水急,薄命柳条黄”将离别的急切与生命的脆弱结合,江水奔流的急促与柳条的凋零相映成趣,形成了一种对生命无常的感悟。而“西月横天落,乌啼满树霜”则在意象上进一步深化了孤独的氛围,西月的落下和乌鸦的啼叫都在提醒着诗人夜的深沉与寒冷。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以自然景物映衬内心的孤独情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对人生的独特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孤独的秋夜,抒发了对离别的思念与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生活的深刻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的“江水急”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孤灯掩虚室”中的“虚室”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