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35: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35:46
幽居即事
作者: 陆游
书几积流尘,
砚池渍浅墨。
老夫自省事,
童子岂不力。
人生适可尔,
过计亦何得。
胡为弃梨枣,
日夜长荆棘?
洗汝侈汰心,
去汝骄吝色。
一菜饱有余,
奚取万钱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幽静居所的生活状态。他看到书桌上积满了灰尘,砚池里墨水只剩下少许。年迈的我在反省自己,年轻人难道不努力吗?人生应当适可而止,过分追求又有什么意义呢?为何要抛弃梨子和枣子,日日在荆棘上徘徊?洗净你奢华的内心,去掉你骄傲和吝啬的样子。只需一菜就能饱足,何必追求万钱的美食?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词人和散文家。他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多次战乱,对国家的未来充满忧虑,作品多表现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理想的追求。
本诗创作于陆游晚年,诗人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心系国家与民生。他在诗中反映了自己的清贫生活和对奢华生活的厌恶,强调一种简朴而充实的生活态度。
《幽居即事》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朴素的生活与内心的反思交织在一起,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诗的开头,陆游以“书几积流尘,砚池渍浅墨”描绘出自己闲置的书桌,象征着他对生活的疏离与对理想的追求。这种状态引发了他对年轻一代的思考,认为年轻人应当努力奋斗,而不是沉溺于奢华和享乐。
接下来的“人生适可尔,过计亦何得”展现了陆游对人生的理解:人生应当适度,过于追求物质享受只会带来无尽的烦恼。他质问自己:“胡为弃梨枣,日夜长荆棘?”这句反问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反思——为何要放弃简单的快乐,追寻那些繁琐的烦恼?
最后两句“一菜饱有余,奚取万钱食”则是陆游对生活态度的总结。他主张简单的饮食足以满足生存,而追求奢侈的食物只会徒增烦恼。整首诗在简练的语言中蕴含着深邃的哲理,反映了陆游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社会的批判。
本诗的中心思想是倡导一种简朴而充实的生活方式,反对追求奢侈的生活态度,强调内心的富足与对物质的淡泊。陆游通过自己的反思,表达了对年轻人的期望和对社会风气的批评。
选择题:陆游在诗中提到的“童子”指的是:
A. 年轻人
B. 老年人
C. 小动物
D. 不知名的人
填空题:诗中提到“书几积__”,这个空应该填什么?
判断题:陆游认为追求奢华的生活是值得的。 (对/错)
陆游与陶渊明的作品均体现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绘了一个理想的隐居生活,而陆游则在《幽居即事》中对现实生活进行了反思,两者都表达了对世俗繁华的超然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