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12: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12:56
瀛洲无地不登仙,吏省仪曹次第迁。从此略施经国手,向来閒却著书年。亦知忧乐能关世,自卜行藏岂问天。归路不须驰传急,似闻宣室正求贤。
在瀛洲,无处不是仙境,吏部和礼部的官员们依次晋升。从此可以稍微施展治理国家的才能,过去闲暇时著书的岁月已经过去。也知道忧愁和快乐能够影响世界,自己选择行藏何必问天。回家的路上不必急忙传递消息,似乎听说宣室正在寻求贤才。
作者介绍: 李东阳(1447-1516),明代文学家、政治家,字宾之,号西涯,湖广长沙人。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含蓄深沉著称,是明代中期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东阳在官场晋升后所作,表达了他对未来施展政治才能的期待,以及对过去闲暇时光的怀念。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和对个人命运的自主选择。
这首诗通过对比过去与未来的生活状态,展现了作者对官场生涯的复杂情感。首联以“瀛洲无地不登仙”开篇,用仙境比喻朝廷,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的向往和敬畏。颔联和颈联则通过“略施经国手”和“自卜行藏”等词句,表达了作者对未来施展政治才能的期待,以及对个人命运的自主选择。尾联以“归路不须驰传急”作结,暗示了作者对官场生涯的淡然态度,以及对国家大事的关心。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政治智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涯的复杂情感,既有对未来施展政治才能的期待,也有对过去闲暇时光的怀念。同时,作者也表达了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和对个人命运的自主选择。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瀛洲”比喻什么? A. 仙境 B. 朝廷 C. 山水 D. 书院
诗中的“经国手”指的是什么? A. 治理国家的才能 B. 著书的才能 C. 军事才能 D. 艺术才能
诗中的“宣室”指的是什么? A. 古代宫殿名 B. 书院 C. 山水 D. 仙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