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0 18:55: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0 18:55:04
赋新繁周表权如诏亭
家爱儿孙国爱臣,无邪慈教本来均。
非因积善能传庆,安见天心语合人。
席拥诗书才是乐,门多车马别成春。
榜亭岂独荣樽俎,意欲推余劝里民。
这首诗表达了对家庭与国家的双重关爱,认为无私的慈爱和教诲本应是平等的。不是因为积德行善才能传承福庆,怎能看见天意与人心的契合。诗书满座才是人生的乐趣,门前车马繁忙便成春光。榜亭的荣耀不仅仅在于宴饮的盛筵,更希望能够鼓励乡民,共同进步。
“榜亭”在古代常用于表彰有功之人,象征着社会对德行和才华的认可。此处提到的“樽俎”指的是宴席上的酒器和菜肴,意味着丰盛的宴会。
李琮,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才华横溢,作品多涉及家庭、社会及个人修养。他的诗词风格清新自然,常常富有哲理。
此诗写于一个重视家庭与国家和谐的时代,反映了诗人对社会风气与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旨在提倡家庭中的和睦与国家的忠诚。
这首诗以家庭和国家的关爱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和谐社会的渴望。开篇即以“家”和“国”对比,强调两者的均衡与重要性,展示了诗人对社会和家庭责任的思考。在非因积善能传庆的句子中,诗人质疑当时流行的因果关系,认为真正的和谐应当是自然而然的,而非单靠行善积德来获得。诗中“席拥诗书才是乐”则表现了诗人对知识的崇尚,认为知识与文化的积累才是人生的真正乐趣。
最后,诗人提到榜亭并非仅仅是为了庆祝与宴饮,更多的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激励乡民,增强社会的凝聚力。整首诗在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对家庭、国家、社会和谐共生的向往与追求,展现出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加了诗歌的韵律感和表现力。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强调家庭与国家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诗人通过对家庭的爱与国家的责任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对社会和谐的追求和对人性的深度思考。
诗中提到的“家爱儿孙”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家庭的责任
B. 国家与家庭的对比
C. 对儿孙的关爱
“席拥诗书才是乐”表现了诗人对什么的喜爱?
A. 财富
B. 文化
C. 权力
“榜亭岂独荣樽俎”中的“榜亭”指的是什么?
A. 饮酒的地方
B. 荣誉的象征
C. 学习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