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08:44: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08:44:31
经伏波神祠
作者:刘禹锡
蒙蒙篁竹下,有路上壶头。
汉垒麏鼯斗,蛮溪雾雨愁。
怀人敬遗像,阅世指东流。
自负霸王略,安知恩泽侯。
乡园辞石柱,筋力尽炎洲。
一以功名累,翻思马少游。
在蒙蒙的竹林下,有一条通往壶头的路。
汉朝的垒墙上,有麏(jī)和鼯(wú)斗争,蛮溪里雾雨弥漫令人愁绪。
怀念故人,我敬仰他们的遗像,见世事如东流般无情。
我自认为有霸王的谋略,哪知道恩泽如侯爵般深厚?
告别乡园的石柱,筋疲力竭于炎热的洲渚。
功名的重担压身,我不禁回想马少游的凄凉。
诗中提到的“霸王”指的是项羽,他以勇猛著称,但最终未能成功。而“恩泽侯”则可理解为古代封建制度下的贵族,拥有权力和财富。诗中通过对比,表现诗人对功名与现实的思考。
作者介绍: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与白居易齐名,主张诗歌应具有政治性和社会性,风格多样,兼具豪放与细腻。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刘禹锡流亡期间,表达了他对故人的怀念以及对自身仕途的反思,包含了对历史人物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无奈。
《经伏波神祠》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历史典故,展现了诗人在流亡中的孤独与对功名的思考。开头的“蒙蒙篁竹下”以细腻的描写引入,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显忧伤的气氛。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从对自然景观的描绘,逐步转向历史与个人命运的反思。“怀人敬遗像”表达了对故人的敬仰与怀念,接着“阅世指东流”则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人生如梦,无法把握。
“自负霸王略,安知恩泽侯”更是通过对项羽与侯爵的对比,反映诗人对个人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展现出一种无奈与自省。结尾的“筋力尽炎洲”则将情感升华,诗人不仅是对自身境遇的反思,也对整个社会现状的深刻洞察,令人感到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历史、自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功名与现实的深刻反思,表现出一种无奈与孤独的情感基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霸王”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刘备
B. 诸葛亮
C. 项羽
D. 李白
“筋力尽炎洲”中的“炎洲”指的是?
A. 冷凉的地方
B. 炎热的地方
C. 水域
D. 山脉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自豪
B. 孤独与无奈
C. 开心
D.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