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道室杂题四首 其一》

时间: 2025-07-27 22:30:07

诗句

早访丹砂上岣嵝,晚提河派溯昆崙。

阴符后出君无忽,三百奇文要细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2:30:07

原文展示:

早访丹砂上岣嵝,
晚提河派溯昆崙。
阴符后出君无忽,
三百奇文要细论。

白话文翻译:

我早晨去拜访丹砂,爬上高峻的岣嵝山;
傍晚时分我顺着河流,追溯到昆仑山。
在阴符之后,你可千万不要忘记,
那三百种奇妙的文辞,需要细细讨论。

注释:

  • 丹砂:一种红色矿物,古代常用来指代道教用药或符咒中的药材。
  • 岣嵝:高峻的山,象征着高远的理想或追求。
  • 河派:可能指河流的流派,或是与水有关的道理。
  • 昆崙:传说中的仙山,象征着高洁与长生。
  • 阴符:道教经典之一,象征着隐秘的道理或真理。
  • 三百奇文:指古人所作的三百篇文辞,可能是指《诗经》等古典作品。

典故解析:

  • 昆仑山:在中国文化中,昆仑山是神话中的圣山,常与长生、仙境等主题相关联。
  • 阴符:是道教经典,讲述阴阳之道,隐喻深奥的哲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一生经历了国破家亡的痛苦,他的作品充满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同时也体现了他对理想和道德的追求,风格真挚而豪迈。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陆游晚年,正值南宋国力衰弱之际,诗人心中充满了对过去理想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思考。诗中表达了他对道教思想的向往,以及对文化、文辞的珍视。

诗歌鉴赏:

《道室杂题四首 其一》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的诗作。诗人以早访丹砂和晚提河派的对比,展现了他在追求真理与道理过程中的心路历程。早晨的拜访象征着对知识和真理的渴求,而傍晚的追溯则体现了对历史和文化的反思。诗中提到的“阴符”与“三百奇文”,不仅是对道教经典的引用,更是对文化传统的尊重,显示了诗人对学问的执着与热爱。此外,整首诗在意境上也呈现了深邃的思考,表现了陆游对人生、对文化的深刻认识。通过这首诗,读者不仅能够感受到陆游的情感深度,同时也能体会到他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早访丹砂上岣嵝:早晨我去拜访在高山上的丹砂,表达了对道教理想的向往。
  2. 晚提河派溯昆崙:傍晚我顺着河流追溯到昆仑山,象征对历史文化的追寻。
  3. 阴符后出君无忽:在阴符之后,读者应当认真对待,暗示对道理的重视。
  4. 三百奇文要细论:三百种文辞需要细致讨论,强调文学和知识的重要性。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早访”与“晚提”形成对仗,增加了节奏感。
  • 象征:岣嵝与昆仑山象征高远的追求,丹砂与河派则象征文化的深厚。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陆游对道教思想的向往与对文化传承的重视,体现了他在动荡时代对理想和真理的追求。

意象分析:

  • 丹砂:象征道教理想与长生不老的追求。
  • 岣嵝:象征高远的志向与追求。
  • 昆仑:象征神秘的文化与悠久的历史。
  • 阴符:象征深奥的道理与哲学思考。
  • 奇文:象征丰富的文化传统与文学成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丹砂”主要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道教理想
    • C. 诗歌创作
    • 答案: B
  2. “阴符”在诗中代表了什么?

    • A. 道教经典
    • B. 传统文化
    • C. 个人理想
    • 答案: A
  3. 诗的创作背景主要与哪一时期有关?

    • A. 唐代
    • B. 南宋
    • C. 明代
    •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另一首抒发忧国之情的诗作。
  • 《静夜思》:李白的经典之作,体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与文化传承。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道室杂题四首 其一》:两者均表达了对理想和文化的思考,但前者更侧重个人情感,后者则强调文化的传承与哲理的追求。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中国古典文学史》
  • 《宋代诗词研究》

相关查询

和人赠别 与三山人夜话(一作与濮阳夏侯吴三山人夜话) 秋怨 长沙开元寺昔与故长林许侍御题松竹 初月二首 其二 初月二首 其一 将离澧浦置酒野屿奉怀沈正字昆弟三人联登高 题龙潭西斋 二辛夷 将游荆州投魏中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瓦字旁的字 语偷 锡夫人 三点水的字 宇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临危不惮 玉字旁的字 时移物换 包含遇的词语有哪些 善游者溺 臼字旁的字 包含嫩的词语有哪些 赔话 耦丽 遗愤 歌台舞榭 广字头的字 石泐海枯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