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7 11:16: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11:16:55
风又雨。断送残春归去。人面桃花在何处。绿阴空满路。立马垂杨官渡。一寸柔肠缕。回首碧云迷洞府。杜鹃啼日暮。
风雨又起,残春即将远去。那人面桃花如今又在何处呢?绿荫遮满了道路。骑马在垂杨的官渡边,心中情愫如同细线般缠绕。回头眺望,碧蓝的天空迷了我的心,像迷失在洞府之中。杜鹃在日暮时分悲啼。
石孝友,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语言清新,情感细腻,富有感染力。
《谒金门》创作于春末夏初之际,诗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和离别的愁苦。此时正值桃花凋谢,春天的结束引发了诗人对往事的追忆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谒金门》是一首充满感伤和思念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春天的留恋和对人面桃花的追忆,展现了一种深刻的情感体验。开头两句“风又雨。断送残春归去。”直接引入了春天即将逝去的主题,营造了伤感的氛围。接下来的“人面桃花在何处”则通过对美人和桃花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惋惜。这种对比不仅突出春天的美好,也隐含着对恋人的思念。
“绿阴空满路”展现了夏日的景色,似乎在提醒诗人春天的离去,带来了新的季节和新的情感。诗中“立马垂杨官渡”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场景,诗人骑马停下,似乎在思索和回忆,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最后两句“回首碧云迷洞府。杜鹃啼日暮。”则将情感推向高潮,碧蓝的天空与迷失的心灵形成鲜明对比,而杜鹃的鸣叫则象征着对往事的哀伤与思念,给整首诗增添了层次感和情感的复杂性。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使人产生共鸣。
整首诗通过描写春天的结束与对美好往事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与思念。主题反映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以及对爱情和美好事物的珍惜。
《谒金门》与白居易的《忆江南》都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但《忆江南》更直接描绘了具体的景象与情感,而《谒金门》则通过自然景象传达了更深层的情感体验。两者在风格上有所差异,但都展现了对春天与爱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