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凤凰台上忆吹箫 掬水月在手》

时间: 2025-05-17 19:04:15

诗句

天际云空,枝头风逗,萧然凉浸疏桐。

看烟凝翠嶂,露泣寒蛩。

缥缈冰轮出海,秋气静、玉宇玲珑。

怡情处、闲乘舴艋,醉折芙蓉。

溶溶。

光浮绿沼,爱月连素浪,水接蟾宫。

把清波摊破,纤指轻笼。

应念姮娥难遇,莫分手、放过池东。

从今后,准期三五,此地相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19:04:15

原文展示:

《凤凰台上忆吹箫》

天际云空,枝头风逗,萧然凉浸疏桐。
看烟凝翠嶂,露泣寒蛩。
缥缈冰轮出海,秋气静玉宇玲珑。
怡情处闲乘舴艋,醉折芙蓉。
溶溶。光浮绿沼,爱月连素浪,水接蟾宫。
把清波摊破,纤指轻笼。
应念姮娥难遇,莫分手放过池东。
从今后,准期三五,此地相逢。

白话文翻译:

在天际的云朵和空旷的天空中,微风轻轻拂过枝头,带来一丝清凉,浸润着稀疏的梧桐树。
远处烟雾缭绕,凝聚在翠绿的山峦上,露水似乎在为寒冷的蟋蟀而落泪。
那轮缥缈的冰月从海中升起,秋天的气息在静谧的玉宇中显得格外玲珑。
在这怡人的境地,我悠闲地乘着小舟,醉意朦胧中折下一朵芙蓉。
水波荡漾,月光映照在绿色的湖面上,似乎在诉说着与月的爱恋,水面与蟾宫相连。
我轻轻拨动清波,纤细的手指如同轻笼般包裹着水波。
想必是因为嫦娥难以相遇,才会在池东分开。
从今往后,期待在这儿的三五佳期再相逢。

注释:

  • 萧然:形容清冷、寂寞的样子。
  • 寒蛩:寒冷的蟋蟀,象征秋天的到来。
  • 缥缈:形容朦胧、不可捉摸的样子。
  • 姮娥:传说中的月宫仙子,象征着美好的事物。
  • 三五:指的是每月的十五和三十,即月圆之夜。

典故解析:

  • 嫦娥奔月:嫦娥因喝下不死药而飞天入月,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经典的神话故事,象征着孤独和美好。
  • 蟾宫:指月亮,常用以代指月宫或月亮中的仙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于启璋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典雅。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秋季,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爱情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情感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爱情的期待。诗的开头以“天际云空,枝头风逗”引出秋天的景象,描绘出一种清凉的气息,令人感受到自然的静谧与和谐。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将目光转向“缥缈冰轮出海”,月亮的升起象征着新的开始与希望。在描写自然的同时,诗人也将个人情感融入其中,表达对爱情的思考和渴望。尤其是“应念姮娥难遇,莫分手放过池东”一句,流露出对爱情的珍惜与期待,令人心生共鸣。整首诗在清幽的意境中,渗透着对人生的哲思与感悟,使得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美好。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际云空,枝头风逗:描绘了天际的云彩和微风轻抚枝头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凉爽、清新的氛围。
  • 看烟凝翠嶂,露泣寒蛩:烟雾聚集在翠绿的山峦间,露水似乎在为蟋蟀的寒冷而流泪,增添了秋天的孤寂感。
  • 缥缈冰轮出海:形容月亮如同冰轮般从海上升起,朦胧而美丽。
  • 秋气静玉宇玲珑:静谧的秋天,显得格外清新、玲珑。
  • 怡情处闲乘舴艋,醉折芙蓉:在这样怡人的环境中,诗人悠闲地乘着小船,醉意中折下一朵芙蓉,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 应念姮娥难遇:表达了对爱人难以相见的惆怅。
  • 从今后,准期三五:期待未来在此地的相聚,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缥缈冰轮”,用冰轮比喻月亮,形象而生动。
  • 拟人:如“露泣寒蛩”,赋予露水以感情,增强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有着明显的对仗工整,使得读来朗朗上口。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描写秋天的自然景象为引子,深入探讨了爱情与人生的哲理,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爱情的期待,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亮:象征着纯洁、美好与思念。
  • 芙蓉:象征着爱情与美丽。
  • 清波:表示生命的流动与变化,象征着心境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寒蛩”指的是什么?

    • A. 蟋蟀
    • B. 蛙
    • C. 鸟
  2. “缥缈冰轮出海”中的“冰轮”比喻什么?

    • A. 太阳
    • B. 月亮
    • C. 星星
  3. 诗中的“姮娥”代表了什么?

    • A. 仙女
    • B. 孤独
    • C. 美好事物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同样描写了月亮与思念的情感。
  • 杜甫《月夜忆舍弟》: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诗词对比:

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相比,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象,但《凤凰台上忆吹箫》更侧重于个人情感与爱情的期待,而《赋得古原草送别》则强调离别的伤感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谢池春 柬毛大千广文,兼寄大可 谢池春慢 谢池春 古堡 谢池春慢 乙卯三月三日作 谢池春慢 岱宗堂前新植梅作苞向坼,冬至赋,用子野缭墙重院韵 谢池春慢 寒食,用张先韵。 谢池春 花朝 谢池春慢 赵松雪书急就章册,次李端叔韵 谢池春 和孙夫人韵 谢池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两点水偏旁汉字大全_两点水常用字详解 内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高慢 母字旁的字 一岁再赦 疾风知劲草 火言火又念什么字?火言火又的拼音及写法详解 遏废 镂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黑字旁的字 疋字旁的字 生字旁的字 规圜矩方 包含请的成语 苗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苗字旁的字 溪浒 面团团 尢字旁的字 悬繁体字怎么写?悬字繁体书写详解_汉字繁体学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