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57: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57:27
野望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稍有西风起,孤筇挟自随。
名山多着寺,古林必为祠。
鸟过投林急,樵归度嶂迟。
相寻惟有月,搔首待移时。
微风轻轻吹起,我独自携着竹筇前行。
名山之中多有寺庙,古林之中必有祠堂。
鸟儿飞过树林显得匆忙,樵夫归家却缓缓经过山峦。
我在月光下孤独寻觅,只能焦急地等待时光的流逝。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梦阮,号天池,南宋时期的诗人、书法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深受五言古诗的影响,同时也吸收了唐诗的精髓。刘克庄的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孤独的思考。
《野望》写于刘克庄晚年,正值社会动荡、个人遭遇挫折之时。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的追求。西风、名山、古林等意象不仅表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思考。
《野望》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的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和对理想的渴望。开篇的“稍有西风起,孤筇挟自随”,以微风为引子,勾勒出一个孤独的行者形象。竹筇的意象既象征着他孤独的旅程,也暗示了他对自由的向往。
接下来的“名山多着寺,古林必为祠”,呈现出一种宁静的自然风光,名山与古林相互辉映,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然而,这样的宁静并未能掩盖内心的孤独,反而更显得诗人对人际关系的渴望与无奈。鸟儿飞过树林时的匆忙与樵夫归家时的迟缓,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生活节奏的不同和人与自然之间的隔阂。
最后两句“相寻惟有月,搔首待移时”,更是将孤独的情感推向高潮。诗人只能在月光下独自徘徊,等待时间的流逝,表现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整首诗在简洁的文字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与哲理,让人深思。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现个体在自然与社会中的孤独感,以及对理想生活的思索。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感慨。
诗中“孤筇”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竹筇
C. 一种动物
D. 一种乐器
诗人在诗中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孤独与渴望
C. 愤怒
D. 平静
“鸟过投林急”中的“急”是指什么?
A. 快速
B. 慢
C. 安静
D. 迷茫
刘克庄的《野望》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在孤独感和自然描写上有相似之处,刘克庄的诗更加强调个人的孤独与内心的渴望,而王维则更多表现出对自然的与世无争态度。